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
1、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泼水节,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3、拉鼓节:拉鼓节是苗族传统节日,苗语称希牛。大节每13年举行一次,拉4米多长的鼓;小节每3年举行一次,拉1.7米长的小鼓,节期均为3天。节庆活动分为箍鼓、唱鼓、拉鼓、葬鼓阶段,远亲近戚纷纷前来“吃鼓”,一起欢度节日;主人们分鼓吃猪肉,杀鸡宰鸭,盛情款待,整个村寨沉浸在欢乐之中。拉鼓节意在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兴旺,祭祀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
延吉市民俗村开放时间
延吉民俗村营业时间是上午8时至下午9时。民俗村位于和龙市东城镇,海兰江中游,平岗河谷平原下段,与龙井市毗邻。距延吉26km,是去往长白山的必经之路。
在民俗村,游人可以参观村民的居室和过去用过的各种生产工具,还能领略朝鲜族老人过“花甲”、婴儿过“百天”、青年男女举行的传统婚礼等。
哈尔滨市南岗区朝鲜族老年协会地址
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老年文化协会成立于1995年08月13日,注册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安升街85号,法定代表人为崔贞子。经营范围包括宣传相关法规政策、开展联谊活动、为会员服务。
东北五大节
1.首当春节。无论是对于东北还是南方人来说,春节是全中国人民最大的传统节日,东北作为北方的代表,东北人对回家过年是很看重的。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
2.满族新年。东北分布着满族少数民族,满族少数民族的新年同汉族一样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满族的新年别具特色,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
3.赫哲族的鹿神节。 在每年农历的“ 九月九” 举行。活动以祭祀虎神为中心。节日当天全村人要跟着萨满跳鹿神舞, 故称鹿神节。鹿神节的形成与赫哲人的原始信仰有关, 活动的目的是求神驱鬼, 消灾祈福。
4.抹黑节。抹黑节是东北锡伯族、 达斡尔族及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 男女老幼黎明即起青年人双手沾满油和锅底灰, 你追我逐, 争着往对方脸上涂抹。被抹者不但不恼, 反而分外高兴。即使老年人不参加追逐, 也要在额头抹上一点黑灰, 以示吉利。此节 日一说是为了预庆丰收, 一说是当日为“ 鬼日”
5.回甲节。回甲节是朝鲜族一个很有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它是指老人“ 花甲” ( 六十岁) 生 日时, 子孙亲友及全村都来为老人祝寿, 活动十分隆重热闹。来祝寿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 , 过生 日的老人穿上新衣服, 坐在宴席正中。由长子夫妇开始依次跪拜, 敬酒祝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