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简介一下(100字)

江湖先生 78 0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庆祝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等。那么,端午节的具体来历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

一、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他一生忠于国家,但却遭到了贵族的排挤和诽谤。最终,他被流放到了汨罗江边。在那里,他写下了《离骚》等许多著名的诗篇。但是,当他听到楚国被侵略的消息时,他深感痛心,最终选择跳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痛心。

二、赛龙舟的传说

端午节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就是关于赛龙舟的。相传,在屈原自杀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舟,希望能够找回他的遗体。但是,他们没有找到,于是就在江边赛龙舟,以此来缅怀屈原的英名。后来,这个习俗就流传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端午节的一个重要活动。

三、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相传,在屈原自杀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啃食他的遗体,就将糯米包成三角形,用艾叶包裹,再用细绳系紧,投入江中。这就是最初的粽子。后来,人们将这个习俗发扬光大,吃粽子也成为了端午节的一个重要活动。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它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后来演变成为一个庆祝节日。端午节的来历与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密不可分。赛龙舟和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一起庆祝,享受美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