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清明节也是中华民族非常古老的传统春祭节日。
中国三大节日排行榜
1、春节
春节,中国传统节日之首,最受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是农历新年的一个节日,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年结束。具体起源时间地点均不详,还有待考究,但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拥有祭祀神灵、拜祭祖先、除旧布新、迎新祈福、祈求丰年,拜年、守岁、贴对联、吃年夜饭等习俗和意愿,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原本流行地区是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等,但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交流与传播和中国影响力的提高,全球越来越多的人也会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与中国一起欢度春节。
2、中秋节
中秋节,中大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发展在魏晋时期,后来一直到唐朝时期才成为固定节日,流行于宋朝时期,到明清时期地位尤为重要,成为中国传统节日。流行在中国和汉字文化圈以及各国当地的华人华侨中,拥有拜月,赏花、赏月、吃月饼、喝桂花酒等习俗,主要是为了纪念阖家团圆以及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还有对庄稼期盼丰收的期望。
3、端午节
端午节,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最初是因为古代百越人民为了崇拜龙图腾而举办的祭祀的活动,有用龙舟竞赛的形式拜敬龙神的习俗。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因为得不到国君的信任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才能,而又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不断的衰退被他国一点一点蚕食的情况下,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泪罗江自尽。所以后来端午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流行地区是中国和汉字文化圈,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等等,各省份各地区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但都会有赛龙舟和吃粽子。
我国三大传统佳节都是哪几个
1、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2、春节这个节日由来已久,是由上古时期的祭祀演变的,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全国各地呈现出热闹、喜庆的氛围,春节的传统习俗有:贴春联、放爆竹、吃饺子、守岁等等。
3、端午节的源自祭龙活动,人们认为仲夏的端午节是苍龙飞天的好日子,南方吴越先民们创立了这个祈福辟邪的节日,后来又因为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天跳汨罗江,人们也把端午节视为纪念屈原的日子。
4、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源于上古时期秋夕祭月的活动,后来在唐朝时被定为中秋节,中秋节有着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习俗,很多习俗也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个节日也寄托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中国三大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过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2006年5日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