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脍人肝而餔之。
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 拜谒者。”谒者入通。
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 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 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 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 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 昼餔之膳。”
一瓢水一箪食意思
意思是: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清贫的生活。
成语出处:
春秋·孔丘弟子《论语·雍也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原为孔子赞美颜回安贫乐道之语。后用以比喻生活清苦。这是孔子对生活的意义的阐述,说: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不改变自有的快乐。
孔丘拜见的周公是谁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成王的叔父,因食采邑于周(今陕西宝鸡东北),故被称之为周公。
周公,他不仅是中国儒学的奠基人,还是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史称“元圣”,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圣人。
食无节制的意思
意思是:吃喝不遵法度、无节制。
节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é zhì,指官职,即指挥管辖;限制不使过度。出自《荀子·议兵》:“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