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和传说 除夕的来历和故事

江湖网 1.2K 0

除夕的由来及来历


除夕这个节日是由先秦时期的逐除演变而来。所谓“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有《吕氏春秋·季冬记》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最早应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的由来故事一


传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当大雪封山,夕聚会到附近祸害乡邻找食物,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年,村子人在准备避难时,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饿晕在路边的孩子,并带到竹林躲避夕。婆婆告诉孩子,夕追到这,看到人们在伐竹就匆忙走了。孩子一思索,告诉大家,他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回家后各家的门一块红布。


夕再次来袭,孩子出面吸引夕的注意,让村民往火里扔碎竹节,可大家因为害怕,都僵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夕被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但是那个救了村庄的聪明孩子却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

除夕的由来故事二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动物,非常厉害,人们把它叫做“年”。“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现一次。“年”这东西一出来,就会危害人类,给人来造成很大的灾难。“年”在晚上出来活动,因此人们到时都熄灭灯火,整夜不眠,躲避灾害。后来发现穿红衣,燃炮竹发出的声响,可以把“年”赶跑。于是,每到年末时,觉着“年”快要出现的时候,人们就燃放爆竹来避邪,祈求来年好运。所以过年大放鞭炮习俗,流传到今天。

除夕由来和寓意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岁除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是去除之意,夕,是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为什么除夕夜是跨年夜,它的来历是什么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跨年夜是西方国家的一个节日,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晚上就是跨年夜,第二天是元旦;就好比同我国的传统节日一样,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就是大年夜,第二天正月初一是春节

除夕的由来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的来历:

1;相传;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

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

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2;同时;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

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3;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

时,桌上的\"鱼\"是不吃完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

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所以,不能把鱼吃完。

祝你春节愉快!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