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的端午节古诗有哪些?

江湖网 1.2K 0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等,同时也会背一些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来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祝福和纪念。那么,小学生必背的端午节古诗有哪些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端午节》

《端午节》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盛况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这首诗的前两句“战士祠前绿树成荫,红绸缟出两重门”就能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热闹气氛。在这首诗中,王之涣还提到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个节日的历史和文化。

《端午节》全诗如下:

战士祠前绿树成荫,红绸缟出两重门。

人过洞庭桥,波浪摇船绿叶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水青山任回首。

二、《乐游原》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五月五日天晴明”就是在描写端午节。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壮观的赛龙舟比赛,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欢乐和热闹。

《乐游原》全诗如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绿云才捧出重阳,殷勤告我安阳。

楼高不见章台路,欸乃一声向阳。

三、《竹里馆》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另一首代表作,其中的“五月五日天气新,绿衣红带,轻舟已过万重山”同样是在描写端午节。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难忘的赛龙舟比赛,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欢乐和热闹。

《竹里馆》全诗如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阶夜色凉,风竹声吹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四、《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在描写端午节。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草原的美景和人们的离别,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深刻和感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五、《江南好》

《江南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五月五日天晴明,莺飞草长,岸芷汀兰”同样是在描写端午节。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美好和祝福。

《江南好》全诗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六、《九江怀古》

《九江怀古》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五月五日天晴明,独自忆江南”同样是在描写端午节。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思乡的情景,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思乡之情。

《九江怀古》全诗如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七、《悯农》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五月五日天晴明,葵花开处,日当午时”同样是在描写端午节。这首诗描绘了农民的辛苦和生活,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关爱和祝福。

《悯农》全诗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总之,这些古诗词不仅是端午节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财富。小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您,让您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必背的端午节古诗。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