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寓意 霜降的含义是什么

江湖网 1.2K 0

霜降含义是中国传统说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

霜降,排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之后,大概十五天左右。霜降,属于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民间谚语说:秋处露秋寒霜降。意思是,从这个节气开始,野外已经开始有霜降下来,不再是露水了。夜晚,室外气温有可能降到零度以下。

霜降节气什么意思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这时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霜降代表什么意思

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第十八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霜降的含义是指天气转凉,露水开始结霜,标志着秋末农作物成熟期的结束。此时气温逐渐下降,天空也逐渐阴沉,预示着冬季即将到来,人们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霜降也是传统的装束和饮食节日,一些地方会有吃粉汤圆、涮羊肉等习俗。

霜降的寓意与由来!知道的来说说~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每年阳历10月23、24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0度。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霜降是指初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天气渐冷,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霜降时节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开始出现初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三国吴韦昭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