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节日 云南哈尼族的风俗

江湖网 1.2K 0

六月年(苦扎扎):是哈尼族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节日,节日期间杀牛(黄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牛肉平均分配,集体安排生活。五月、六月村里容易发生疾病,田间容易遭受虫害,因而清扫水井,夜晚点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内,驱赶邪恶,火把插到田间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节日期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哈尼族节日

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傣族彞族哈尼族纳西族白族分别是什么节

傣族是泼水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六月举行,节期二至三天。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哈尼族过年是几月几号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1.“十月年”长街宴以绿春县和红河县的哈尼族地区最为隆重。绿春县的长街宴在县城中心主大街举行,红河县的长街宴以甲寅乡最特色。红河县甲寅乡是长街宴的发源地,乡里每年一次的“长街宴”也是盛况空前。每家备办丰盛酒菜摆到寨中主大街,规模达千余桌,一桌连一桌,龙头接龙尾,同吃一锅饭,同喝一碗酒。


2.“六月年”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云南十五个独有少数民族节日

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

白族崇尚白色,三月街是盛大的节日,三道茶是最真诚的待客礼仪;

哈尼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十月年;

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

傈僳族重要节日是刀杆节;

拉祜族重要节日是葫芦节;

佤族重要节日是木鼓节;

纳西族是东巴文化传承者,妇女“披星戴月”服饰极具民族特色;

景颇族重大节日是目瑙纵歌;

布朗族重大节日是新年节、山康节;

阿昌族重大节日是窝罗节、会街节;

普米族重大节日是吾昔节;

怒族重大节日是吉佳姆节;

基诺族重大节日是特懋克节;

德昂族重大节日多与佛教有关,小乘佛教是普遍信仰;

独龙族有文面习俗,文面女是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