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情人节是哪天 中国古代情人节,是哪一天

江湖网 1.2K 0

元宵节之中国情人节: 据说, “中国古代的女子,基本上是足不出户的,只有元宵节赏灯时才可出门,也只有这个机会,有可能结识梦中情人。所以,这里未出阁女子最盼望的日子了……也是古代最浪漫故事发生最多的日子”。

还有一个七夕,七月初七

古代的情人节都叫什么节呢

古代也是有“自由恋爱”的机会的。这个机会就是“情人节”。古代的情人节有三个。一个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一个七月初七乞巧节。这三个节日,都被称为古代的情人节

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夜等,这一天,青年男女可以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玩个不亦乐乎。要知道,古代的女子是不允许随便出门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阁中。但元宵节却是人例外,这天是可以女人们出来结伴游玩赏花灯的。这样就给了青年男女相亲的机会,怀春的女子,一面看灯,一面看中意的相公,而那些未婚男子们,灯下观美女,也自然不肯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双方看中了,留下名字和联系地点,就可以通过家里上门求亲了。机会就这么一小会,错过就没有了。


上巳节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在壮族里是对山歌的日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这一天,久在闺中的女子可以出来踏青。于是在河两岸,青年女子与青年帅哥,可以在明婿的春光里,折柳为誓,通过山歌的方式表达对情人的爱意。著名的刘三姐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上巳节在北方不太流行,但在两广地区,至今仍然是热闹的节日,每年的三月初三,青年男女们都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山歌大会是少不了的。在这个日子表达情感乃至最后喜结良缘,正有一番风趣。


乞巧节是七月初七,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民间故事。这个故事有几千年历史,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牛郎是人间的帅哥。一对有情人被王母娘娘无情地分开,只有七月七才能相会一次。因为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心灵手巧是肯定的,所以这一天地上的女子们会向织女乞巧。乞巧节在古代并不是情人节。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太凄惨了,两口子被无情分离,一年才见一次,只是近代被赋予情人节的含义。女人乞巧,难免也会心中怀春,乞求这一辈子,能得到一个如意郎君。

中国唐宋情人节是哪一天

古代的情人节就是元宵节,也就是元月十五。

中国情人节的来历

汉代时,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与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技》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合了乞巧习俗,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习俗。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七夕赋予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现代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