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 否是什么意思呢

江湖网 1.2K 0

"否"是一个表示否定或否认的词语,常用来回答一个肯定的问题或表达不同意、否定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不是"、"不对"或"不是这样的"。例如:

A: 你喜欢吃苹果吗?(Do you like to eat apples?) B: 否,我不喜欢。(No, I don't like them.)

在这个例子中,"否"被用来回答问题,表达不喜欢吃苹果的意思。它是一种否定的表达方式。

否组词和部首

否fǒu pǐ 部 首 口笔 画 7

名称 : 横、 撇、 竖、 点、 竖、 横折、 横、

组词:否定、否认、否决、否极泰来、否定句、否终复泰、否则、

基本释义

[ fǒu ]

1.不是这样,表示不同意。

2.否定:~决。~认。

3.“是否”“可 否”等表示“是不是”“可不可”等意思。

[ pǐ ]

1.坏;恶:~极泰来。

2.批评人家的坏处:臧~人物(评论人的好坏)。

否什么意思文言文

否的意思文言文

fǒu

①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

《柳毅传》:“是何可~之谓乎?”《登泰山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

②用于答话,表示不同意,相当于“不”,不是这样。

《齐桓晋文之事》:“~,吾不为是也。”

③用在句末,表询问。相当于“不”、“没有”、“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李清照《如梦令》:“知~,知?应是绿肥红瘦。”


①恶;坏。常与“臧”“泰”对用。

《出师表》:“陟罚臧~,不宜异同。”

否什么意思

否:pǐ ㄆㄧˇ,fǒu ㄈㄡˇ。《说文解字》:“否,不也。从口从不。[1]”。


否:pǐ ㄆㄧˇ


本义:闭塞、阻隔不通。如:《匡谬正俗》:“否者,蔽固不通之称。”。


衍义:引申指“困厄;不顺 ”。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


衍义:引申指“变坏、灭绝”。[2]如:《西游记》:“若到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


否:fǒu ㄈㄡˇ


衍义:引申指“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如:否定。[3]


衍义:引申指“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如:否则。学则正,否则邪。[4]


中文名

拼音

pǐ ,fǒu

部首

字码

5426

五笔

dhkf(98)gikf(86)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