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为弱冠之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五十岁为知天命(或者是知非)之年,六十岁为花甲(或者是平头甲子)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一百岁为期颐之年。
古人称男子一百岁为什么之年
古人称男子100岁为期颐之年。在古时代,男子20岁时,被称为弱冠之年,30岁为而立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50岁为知命之年,60岁为耳顺之年,70岁为古稀之年。
古代的男子年满20岁时,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以示成年。在那个年代,不论男女都留长发,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就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而这个仪式是有规定的。
如果是男子,在20岁加冠时,要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而男子如果活到了100岁,这时的饮食起居就要靠子孙奉养照顾了。
期颐之年就是指能活到百岁的人,这里的期颐的期是期待,颐是供养,由于年龄太大了,一切事情都不能自己打理,所以会期待别人的供养和照顾。
从20岁懵懂无知的青春少年,到三十岁成家立业,四十岁而不惑,五十岁而知天命,六十岁而耳顺,再到七十岁的古稀之年,八十岁的仗朝之年,九十岁的鲐背之年,可以说,人一生的大起大落都已经经过完了,身体的机能也已经衰老,所以到了百岁期颐之年,最需要孩子的陪伴和照顾。
100岁什么之年
一百岁叫什么之年?人生以百年为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活到一百岁都是非常长寿的人。古人对于年龄有很多称谓,比如说三十称为而立之年,四十称为不惑之年等等。下面一起来看看,一百岁有什么别称吧!
百岁之年意思
100岁。
100岁是期颐。期颐之年,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
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译文: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朱熹对此解释说:“周匝之义”说的就是,人过百岁有一种“转过一圈的感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