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品-贡品的演变与文化价值

江湖网 1.2K 0

摘要:贡品是中国古代朝廷取得封建领主的信任和稳定封建主义统治的重要手段,其演变与文化价值非常重要。本文从贡品的历史演变、制度意义、文化内涵以及经济价值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展示出其庞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一、贡品的历史演变

古代中国的贡品制度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的贡品,主要是以地方特产充当,例如齐鲁东南海盐等。到了秦汉时期,由于慢慢出现了大一统的疆域,朝廷则直接抽取一定比例的人口及其物产进贡,垄断了所有贡品的流通。随着时间的发展,贡品制度如同国家制度一样,一直在演变:比如在唐朝时期,因为官员薪俸较低,朝廷就规定每年要收取人民的贡品;进入南北朝,贡品制度出现了分封制度,诸侯进献贡品有所不同;而到了明清时期,贡品制度则成为了一种礼仪性质的制度。

贡品的演变,不仅承载着国家政治、文化等的演进,同时也反映出中国贸易、农业、手工业等各方面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当然,贡品制度的演化,也为历代君王收取的税收和征服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二、贡品制度的制度意义

贡品制度在中国古代朝廷提高统治效果、巩固封建统治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贡品制度有利于封建王朝对于一些属地的占有统治,最大限度地加强了封地各地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方面的联系,增强了皇帝对地方各级官吏的行使权力的控制。

同时,尽管贡品制度很容易被领主所滥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障贡品征收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尽可能降低了朝廷和领主之间战争的可能性。同时贡品制度也实现了在地方管理中出现的大中央的权威名分和法律空间、军警力量和行政机构的整合。

三、贡品制度的文化内涵

贡品除了在制度上,还在文化内涵上承载着国家与地方、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中国古代贸易、文化以及地方特产的发展历程。例如:

1. 贡品带来的是王朝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中国闻名于世界的牛皮纸、珍珠、象牙等物都是通过贡品制度流通到全国各地,并在人们的接触、了解中逐渐形成了文化上的共同体。

2. 贡品制度也表达了一种主人或皇帝之间关于信任和宣誓、礼仪的含义,反应了古代封建社会“君臣忠孝、主奴有别”的社会习俗和价值观

3. 贡品制度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孕育着众多的文艺作品,如明代贡院的《春秋》、清代的《四库全书》等经典文化典籍,以及在民间广为传唱的《雪山飞狐》《神雕侠侣》等文学作品。

四、贡品制度的经济价值

贡品制度既是军事征服的重要支撑,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交流媒介和文化传播载体。贡品的贸易、存储、运输、销售等产业链,在贡品制度推动下逐渐完善,大大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建构起了中国的经济市场。

此外,贡品还有促进各地民族产品、经济文化相互渗透和传统手工业保护传承的作用,加强了各地企业及早开拓市场、扩大经营范围的决心,促进了我国民族产业和地方特色文化及文化传承的发展。

五、总结

贡品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晶产物,同时贡品制度也是历史演进和时代变革的重要见证。贡品制度的存在和演化体现了古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特点,反映出了封建王朝的自我意识和历史进程。更值得一提的是,贡品制度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化认知、全球化运作下,也有所呈现,并为我们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启示。

本文由江湖运势网https://www.j5zw.com整理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