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一个妃子千方百计要让自己的孩子当上皇帝.于是她设计害死太子,太子的弟弟重耳也被迫逃亡。途中重耳饿晕在一棵大树下。中尔手下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看到此情景,便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下去……后来,重耳返回都城作了君主。
他重赏了身边所有有功的大臣,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才想起了那段往事。
重而羞愧极了,他立即派人请介子推,可怎么也没倾倒。
于是重耳亲自到绵山去请介子推,可介子推不肯出面。
有人给重耳出主意:放火烧山,只留一条出路。可没想到介子推被烧死了。重而伤心极了。
第二年,重耳再来此地纪念介子推,发现烧焦的老柳树又复活了。
重耳把这棵树起名“清明柳”,又把这个日子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50字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拓展资料: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不少于50字的清明节来历
晋国君主重耳想请介子推下山,但被介子推拒绝了,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想将他和老母亲逼下山。谁知竟将介子推与其老母亲烧死在山中,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第二年晋文公来祭祀的时候,看见柳树死而复生,便赐名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50字屈原
清明节的来历与屈原之间没有联系。清明节源于晋文公和介子推之间的故事。端午节源于楚国百姓纪念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