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比干的爵位是王。
比干是殷商时期沫邑(今河南卫辉)人,是商朝第30代王帝乙的弟弟,按照商朝的继承法,长子继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封王,又是当时商朝最高的政务官“少师”。后来周武王为比干封墓,赐林姓;魏孝文帝拓跋宏立庙宇;唐太宗下诏封谥“忠烈公”、“太师”;宋仁宗为《林氏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民间都把比干尊为文财神。
比干为什么叫王叔
因为比干是商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纣王帝辛的叔父。
比干,沫邑人,封于比邑,故称比干,也称王子比干 ,商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纣王帝辛的叔父,殷商王室的重臣。
幼年聪慧,勤奋好学。授以少师,辅佐商王帝乙。
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
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成为“亘古忠臣”。
帝辛二十九年(公元前1047年),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唐太宗时期,追赠太师,谥号忠烈。
比干也是商朝国君的嫡系子孙,所以,商纣王根据家族辈分,称之为王叔。
比干为什么是财神
比干死后升入天堂,玉皇大帝见他生前如此恪尽职守,但是为国事无辜牺牲,加上他失去了心脏并不会起什么贪心之念,所以封他为掌管人间财库的文财神,享受世间香火受人膜拜。
比干是生活在商王朝时期的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勤劳肯干有着极大的天赋,在治国方面很有才能!
他一生一共辅佐了两任大王,一任是他的哥哥,另一任是他的侄子,位居丞相之位。但是他的侄子商纣王,荒淫无度而又残暴不堪,整日沉迷酒色导致人民困苦不堪,民不聊生,作为丞相兼叔叔比干当然不能眼睁睁看他这样,所以他到摘星楼上强谏了三天。
可惜事与愿违,他的这个举动并没有说服暴君改变自己的品行,反而把他给惹怒了,纣王下令杀死比干并且挖掉了他的心脏而死。扩展资料:民间传说比干在被挖出心脏后,形色憔悴、面如枯槁、骑马南行。
在荒郊野外碰到一位老妇人,老妇人在卖“没心菜”。
比干问老妇人“菜没心可以活,那人呢?”
老妇人说“人没心便死!”
说罢,比干长叹一声,口吐鲜血,坠马而死。
突然间,天地变黑,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将比干的尸体用土掩埋。
后来,姜子牙助周灭纣成功,奉元始天尊的法旨封神,比干被追封为北斗七星中心的天权宫“文曲星君”。
财神爷比干诞辰
文财神比干诞辰3114周年
过生日是正月初五,过财神节是7月22日,都是指农历。
比干:子姓之后,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 一忠臣”,国神比干也是林氏的太始祖。
文财神:多见于民间雕塑和木版年画,大多是锦衣玉带、冠冕朝靴,脸色白净,面带笑容,适合新春喜庆,堂室张挂。文财神或是生前巨富,或是升仙后奉命管理人间财帛、人世爵位。其大多并未进入道教神系,亦少有经籍传世。民间文财神所指甚多,如:范蠡、财帛星君和福禄寿三星中的禄星等。国人祭祀的文财神有三位,分别是财帛星君李诡祖,范蠡和比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