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的来历
远古的君王在实现了权利统一之后,往往会终日沉溺于酒色。每每寻欢作乐之后,他们也深知自己所有的一切享受,都来自于无产者的“贡献”。
为了加强统治,名正言顺得作乐。于是呢他们就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把自己的骄奢淫逸托附于天,号曰天命。那么怎么来实现这个天命,让世人相信这一天命的真实合法性呢?
君王很机灵,他们找来一帮号称懂得通天入地且与神明可以沟通的巫师,命人抓来几只乌龟杀掉。然后将龟壳放在火上烧,并将类似于“君权天授”的内容刻在龟壳上,而后流传民间,也就形成了甲骨文。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是中国很久以前使用的一种文字。在距离现在3000多年以前,有一个叫作“商”的朝代,这个朝代的王室相信占卜的力量,经常用龟甲或者牛的肩胛骨进行占卜。我们现在把这些刻在龟甲或牛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
甲骨文是怎样由来的
甲骨文是以龟甲和兽骨组成的,字就刻在这些龟甲和动物骨头上。最初的收藏研究者,直接以质料来命名。刘鹗因为买到的龟版居多,所以就称甲骨文为“龟”。
孙诒让称“契文”,是因为这些文字是用刀刻的,这是按文字书写的方法命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