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xù。意思是初出的阳光:朝~。
基本释义:
一、形声。从日,九声。本义:太阳初出的样子, 同本义。
1、旭,日旦出貌。——《说文》
2、旭日始旦。——《诗·邶风·匏有苦叶》
3、方出旭旭。——《太玄·从》。注:“未明之间。”
4、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晋· 陶潜《归园田居》
二、初出的太阳,晨曦 。
如:旭光(朝阳之光);旭景(朝阳)。
三、光
玄门一掩,寒灯无旭。——唐·佚名《处士张兴墓志铭》
四、姓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旭旦 颠旭 旭蟹 晴旭 旭曰东升
1、旭旦
[xù dàn]
初升的太阳。亦指日出时:~升起的时候就是工作的时候。
2、颠旭
[diān xù]
唐 代书法家 张旭 嗜酒,每大醉狂走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世呼“张颠”。见《新唐书·文艺传中·张旭》。后因以“颠旭”称 张旭。
3、旭蟹
[xù xiè]
节肢动物名。体形似虾,壳背朱色,触角粗短多毛,螯扁,步脚扁平,腹部分七节,栖近海泥沙中。
4、晴旭
[qíng xù]
阳光。清 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柴门晴旭下,松径谷风舒。”
5、旭曰东升
[xù yuē dōng shēng]
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景象。
旭的意思和含义
旭形声字。从日,从九,亦声。“九”指1-9共九个自然数的最后一个,引申为“最后”。“日”与“九”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上一旅程的最终时刻”。光明,早晨太阳才出来的样子:旭日东升。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初出的太阳,晨曦〖risingsun〗。
远景何晃晃,旭日照万方。
旭字的意思是什么
旭,汉语汉字,读作xù,意思是:
1、太阳初出的样子。《说文》:“旭,日旦出貌。”
2、光。佚名《处士张兴墓志铭》:“玄门一掩,寒灯无旭。”
3、姓。
组词:
阳旭:旭日。王融《明王歌辞·渌水曲》:“湛露改寒司,交鸎变阳旭。”
晨旭:朝日。李峤《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庭幽引夕雾,簷迥通晨旭。”
旭光:朝阳之光。袁宗道《岳阳纪行》:“日朝出於斯,夜没於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
负旭:晒太阳。陈维崧《宴清都·曝日》:“路旁多少行客,笑马首、冰花胶鬢,总不如、负旭南荣,风光较稳。”
旭景:犹朝阳。张居正《扈从斋坛赐观斋宫温室纪恩》:“汉畤卿云丽,周郊旭景妍。”
例句:旭日染红了东边的天空。
旭字由来
旭形声字。从日,从九,亦声。九指1到9共九个自然数的最后一个,引申为最后。日与九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上一旅程的最终时刻;
以形看;形声;从日,九声;本义为太阳初出的样子;
例,旭,日旦出貌。引自《说文》;
旭日始旦。引自《诗·邶风·匏有苦叶》;
方出旭旭。引自《太玄·从》;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引自晋代陶潜《归园田居》;
以名看;为初出的太阳,晨曦;如旭光为朝阳之光,旭景为朝阳;
例,玄门一掩,寒灯无旭。引自唐代佚名作者《处士张兴墓志铭;
以姓看,旭日指初升的太阳;
例,远景何晃晃,旭日照万方。引自傅玄《日升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