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著名古诗 立秋诗词10首秋夕

江湖网 1.2K 0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二、《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三、《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四、《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五、《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六、《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七、《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八、《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九、《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十、《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八月立秋诗词



《立秋》

唐代: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代:杜甫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

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

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

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代: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代: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秋天的经典诗词歌赋

10首秋季诗词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简析】从黄山、齐云山蜿蜒而下的新安江,俗有几百里画廊之称。这段流经浙江建德的江水,因为有孟浩然这首诗,立马生动起来。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天幕低垂,与山野树林相接,江水清亮,明月就在身边。远远近近,有天有地,有山有水,却只有诗人一个人,孤寂和愁绪由此而生。


2.《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简析】“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美丽的宣州,自古以来就是诗意之城。晴空、暮色、如镜之水、如虹之桥,山岗、炊烟、楼台,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只有油画才有这么丰富、厚重的色彩。把秋天写得美丽如画不难,但用景如此之多,色彩如此丰富,不是大手笔真的驾驭不了。


3.《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简析】这首诗比上一首李白的诗歌更加有名,境界也淡雅很多。山掩人迹,新雨洗尘,越发显得纯洁清净。明月穿树,映照地面,斑斑驳驳;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粼粼泛着点点白光。洗衣回来的少女,穿莲而归的渔船,叙述了一种平静的生活之美。这种境界似乎真实,也似乎只是我们心目中的理想。


4.《秋兴》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简析】杜甫人称“七律圣手”。《秋兴》这首诗,景色的壮阔,加上情怀的壮阔,和谐统一,互为烘托,以致壮阔得无以复加。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似与地下阴气相接。这种惊风骇浪,动荡不安又是国家和个人极度不安、胸中翻腾起伏的写照。


5.《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简析】“七律圣手”诸作中,这首诗又被誉为“七律之冠”。写这首诗时,杜甫五十六岁,寄居在夔州。尽管有当地都督的照顾,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但是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远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6.《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简析】“心”上有“秋”,则为“愁”。伤春悲秋,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这首《秋词》,一反常调,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把诗情画意和人们昂扬的精神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简析】这是一首宫怨诗。宫怨,就是失宠的嫔妃,在深宫之中,孤零零地一个人度过。这种情景距离现代生活已经很远了,可是在七夕月圆之时,百无聊赖,心凉如水,只能遥望牛郎织女相会,这种清冷、寂寞场景却以不同的方式一次次再现着。它的场景如此之美,它的境界如此清凉,所以它一直在感动着人。


8.《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简析】水槛jià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翠竹、清水把骆氏亭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想起友人,可惜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


9.《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简析】清亮的溪水,碧绿的青山,深蓝的天空,沐浴在皎洁的月光里。远离红尘,只有白云红叶悠然为伴。这种境界,色彩丰富,但内心纯净,全诗氤氲着一种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美。作者是一个理学家,理学家不仅仅说理,其实也是极通人情的。


10.《书河上亭壁》


【宋】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简析】国难当头,文人挺身而出,领兵护国,扶大厦于将倾。这种人,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比如北宋寇准,比如南宋文天祥。寇准是宋代政治家中最让人敬重的一位,刚正、智慧、担当、勇敢,同时诗文成就很高。这种人,心胸自然阔大高远。正如这首诗,吟咏两遍,境界自在胸中。

诗经中赞立秋的诗词

《诗经》中赞立秋的诗词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秋风辞》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秋风辞》中描述了立秋后秋风吹过田野,收割季节的来临,感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丰收的期望和对未来的希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是一首怀念故乡和兄弟的诗,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些诗词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立秋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