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夜,于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十四年抗战起止时间
1931年9月18日 至 1945年9月2日
1931年的9月18日这一天,暗地筹备多时的日本开始借故对沈阳开火。当时日本先是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接着在此处放置了三具尸体并给他们穿上中国士兵服装。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日军开始借由此事诬陷中国破坏铁路。这之后,日本便擅自借由这一所谓的“正当理由”开始对东北军北大营发动炮轰。由于当时东北军奉张学良之命实行“不抵抗”政策,所以北大营很快就被击溃。成功占据优势的日军随后相继占领沈阳、营口、长春等地,待到了1932年的2月东三省全部落入日本的控制之中。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得东北三省彻底沦陷,但是与此同时它也为国人敲响了一记警钟。在这一警钟的影响下,开始觉醒的国人越来越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抗日救亡的运动当中。为此,“九一八事变”被视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这场抗日战争前后持续了十四年之久,中国人民在此期间经受了太多苦难,不过好在这场抗日战争最终以日本投降作为结束。日本宣布投降的时间为1945年的8月14日,同一年的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随着投降书的签署,中国的抗日战争最终落入帷幕。
十四年抗战的起始事件
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日本天皇投降结束,共十四年抗战。标志性事件有很多,如卢沟桥事件、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等
14年抗战是什么意思
答:是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一般指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常识历史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