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出处《后汉书·襄楷列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
释义用法僧人不在一棵桑树下睡三宿,以免时间一久,对桑树产生爱惜之情。后以此典指对世间 事物的顾恋,未能脱去凡心。
求“三宿恋”的解释
佛教语。《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
李贤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
后因以“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 宋 苏轼 《别黄州》诗:“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金 元好问 《望崧少》诗之一:“结习尚馀三宿恋,残年多负半生闲。”
清 姚鼐 《答孙补山中丞见怀》诗之二:“我欲更除三宿恋,就公新治乞《坛经》。”
“三宿空桑”是什么意思
原句应该是浮屠不三宿桑下
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也。其意思是说:僧人不得在同一棵桑树下连宿三个夜晚,否则会因为时日既久而生情意成其牵挂。
阳关玉门关诗句
阳关:
《相和歌辞·陇西行》
耿湋 · 唐代
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封狐犹未翦
《水调歌头(奉别诸同官)》
吴潜 · 宋代
便作阳关别,烟雨暗孤汀。浮屠三宿桑下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冯延巳 · 五代
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玉门关
《凉州词》
王之涣 · 唐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七首·其七》
王昌龄 · 唐代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关山月》
李白 · 唐代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征人怨 / 征怨》
柳中庸 · 唐代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伦 · 唐代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菩萨蛮(题醉道人图)》
刘辰翁 · 宋代
泥饮无升斗入了玉门关。人生一醉难。
《咏史诗·玉门关》
胡曾 · 唐代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杂兴·其一》
张镃 · 宋代
读尽一编时自许,西风吹梦玉门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