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读作jīng)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指一种灌木名;后引申指刑杖;也指姓氏。
1.落叶灌木。丛生,花小,淡紫色。枝条柔软,可用来编筐篮。2.古代用荆条做的刑杖。3.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4.春秋时楚国的别称。
荆与荊的读音与区别
回答:1、荆读作:jīng。
2、组词有:荆条、荆棘、紫荆、负荆、识荆、寒荆、荆株等。
3、荆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指一种灌木名;后引申指刑杖;也指姓氏。
4、荆条是马鞭草科牡荆亚科植物,是黄荆的一个变种。
荊的读音: jīng
基础释义:古同“荆”。
荆字的演变过程
演变过程:
“荆”是会意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荆”字早期的金文字形,右边是一个人形,左下边两个“X”,表示一种刺,整个字形画面表示荆这种刺刺进了人的手与脚中。
金文后期字形,增加了一个“井”字,以表示这种刺长在田中,农夫在田间耕作时易被刺伤。秦篆字形在金文基础上又一变,增加“艸”字,表示这种刺在田间长得跟草木一样,要小心。
汉隶字形又一变,将人变成“刀”形,就成为了“荆”字。直至发展到了现代汉语。
其字源演变如下:
荆的字源演变图
荆的字源演变图
荆姓读音
jīng xìng。
荆姓不稀有,是我国常见姓氏。
姓氏荆,拼音jīng,2021年全国总人口约 25 万人,属我国常见姓氏,在当今中华百家姓最新排名第 291 位,位于云姓 之后,储姓 之前。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内蒙古、山西、河南、黑龙江,这四省区大约占荆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北、吉林、山东、陕西、辽宁、江苏等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