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节 龙抬头百科

江湖网 1.2K 0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其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据历史记载大约从唐朝开始,国人就有过“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


汉时期


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时期,在汉代文献出现了龙形象的记载。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后世以此作为舞龙灯的滥觞。


唐时期,在文献上仍未出现龙抬头的节俗记载。唐朝长安人把二月朔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在当时的长安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取中正、平和之意),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沈阳和平龙抬头文化节举办时间

2月21日,沈阳(和平)第八届龙抬头文化节启幕。

老北市景区将打造东北首家24小时不夜城暨沈阳夜SOHO老北市消费场景,3月1日启动,5月1日华彩绽放。

龙抬头节的来历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龙抬头节的文化内涵

二月二”是龙抬头,但也是土地神的诞辰。这一天,在南方许多地方也有祭社的习俗。土地神掌管一方土地的神,又称“社”、“社神”。人们对土地神非常崇拜,进行祭拜。当然,二月二,还有很多地方习俗。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