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必吃的10种食物 端午节必吃5种食物

江湖网 1.2K 0

一、粽子

粽子是用芦苇叶,将糯米,花生红豆,五花肉包起来煮熟食用的美食?提起粽子很多很多人都有自己爱吃的口味,其中北方人爱吃甜味粽子,南方人爱吃咸味粽子。

甜粽子分别有:清水粽,碱水粽,红豆沙粽,红豆花生粽,板栗粽,杂粮粽等等。

咸味粽子分别有:鲜肉粽,咸蛋黄肉粽,海鲜粽,火腿肉粽,梅菜扣肉粽等等。

二、咸鸭蛋

端午节除了必吃粽子外,还有很多人会吃咸鸭蛋。咸鸭蛋是用新鲜的鸭蛋加盐腌制而成的。

端午节前后都是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适量吃鸭蛋对身体非常好,鸭蛋比较凉,营养丰富,是老少皆宜的美食。用鸭蛋腌制成咸鸭蛋,吃起来更加入味,香咸好吃。

三、黄鳝

黄鳝又叫鳝鱼,形状是又长又细,鳝鱼光滑没有磷,是一种生长在淡水里的食材。黄鳝肉质细嫩鲜嫩,可以用来红烧,清蒸,油炸,爆炒吃不错。端午节前后的黄鳝最为肥美鲜嫩好吃的时候,这时候买些黄鳝回来炒菜吃,或是红烧吃,真是滋补又美味哦。


四、绿豆糕

绿豆糕是将绿豆打成粉末,加入黄油,白砂糖等食材制作而成的。绿豆糕的外形是圆形的,表面上有很多好看的花纹。绿豆糕的颜色有米黄色和绿色两种。绿豆糕的口感:粉糯细腻,香甜可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端午节到来,很多地方人都有吃绿豆糕的习俗,吃绿豆糕,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清热去暑的好处。


五、油糕

油糕是一种用糯米粉加水制作的团,然后包入红糖,包成圆饼形状,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捞出控油就可以食用了。

端午节吃油糕是陕西的饮食习俗。油糕的口感:软糯香甜,酥脆可口,很不错。油糕属于高糖,高油食材,所以要少吃比较好。

端午节必吃5种食物

1.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妇孺皆知的事,并且小的时候我们都在老师和亲人嘴里得知屈原的故事,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2.黄鳝:端午节讲究吃“五黄”,这黄鳝就是其中之一,端午节所在的月份,此时黄鳝最为鲜嫩,最好吃。3.打糕:在端午节这一天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习俗,朝鲜族人民很重视这一天,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就要制作打糕。4.鸭蛋:鸭蛋也属于“五黄”之一,据说吃鸭蛋可以避“五邪”。很多人都喜欢在这一天吃提前腌制好的咸鸭蛋,蛋黄腌制后会流油,很香,早上配粥和包子,味道简直了。5.艾馍馍:艾蒿也是端午节常吃的食物,有的地方的习俗是把艾蒿揉进面里,做成艾馍馍,很受大家喜爱,现在不光是端午节买来吃,网上随时随地都能买到。

端午节特产有哪些

1、粽子: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节日,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人们在端午节前包粽子,在端午节把粽子作为端午节礼物互相赠送,分享粽子,欢度端午,迎接岁序转夏。粽子作为端午节员工礼品不仅能恰到好处还体现了节日特色,是端午节礼物的首选。

2、礼品卡、礼品册:端午节礼物除了传统的粽子、水果、蔬菜等些食品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现在最流行的端午节礼品册、端午节礼品卡,这些高端的产品纯粹把产品的选择权交给了你的受礼对象自己,你也不用担心你所选得产品是不是会不喜欢。

3、松花蛋、咸鸭蛋:经过历史的演变,松花蛋和咸鸭蛋已经成了我国最受欢迎的风味蛋,也逐渐形成了端午节吃两蛋的习俗。在端午节将松花蛋、咸鸭蛋作为礼物送人是很不错的。

4、高档茶叶:可以送送父母及长辈一些较为高档的茶饮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配备茶具再好不过

了。老年人喝一些茶,养成喝茶的习惯是好的,不仅对身体好,而且也利于补充一天的水分。

5、花卉:端午节礼物还可以送花送情意。在这个纪念屈原的节日里适合赠送的花卉有:剑兰、龙船花、文心兰、黄百合。因为它们对应的花语有:剑兰的花语:避邪镇灾、性格坚强;龙船花的花语:争先恐后;文心兰的花语:快乐;黄百合的花语:快乐、喜庆。花卉较适合作为端午节礼物赠送外籍员工或是年轻时尚的员工。

重阳节必吃十种食物

1.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是中国重阳节传统节令食品。重阳糕阳糕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吃重阳糕有不少禁忌,很多人不适合食用,不过如果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阳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饮食选择,对重阳糕的品种进行改良,选择或制作适合自己的品种,同样可以增添过节的气氛。民间还使用红枣、茱萸等作为重阳糕的点缀,药食两用的一些中药材放入糕中,可以达到食疗的效果。

2.菊花酒

菊花酒是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汉族传统酒,古称长寿酒,重阳佳节,中国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一个菊花盛开的季节,在重阳节前将菊花收集起来,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菊花酒,重阳节一到,阖家享用美味的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菊花酒味清凉甜美,古人认为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

3.羊肉面

北方人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重阳节正值秋天,入秋渐冷,秋天也是羊肉吃起来最为肥美的季节,算是最符合季节的需求了,所以重阳节吃羊肉面正合适。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少,而且性温热,有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的功效,在《本草纲目》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

4.螃蟹

重阳佳节正值农历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啖蟹、品蟹、画蟹,为后人留下许多轶闻雅事,为人们啖蟹平添几分韵味。在重阳节前后,公螃蟹里面的肉质非常鲜嫩,而且肉多,吃起来很过瘾,但是过了这个季节之后,就慢慢的会下市了,再想吃到肉质肥嫩的螃蟹就要再等上一年,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不妨就多买一些回来吃吧。螃蟹中尤以大闸蟹最为受欢迎,阳澄湖的清蒸大闸蟹闻名中外,在港澳台各家大餐馆里,均被列为九月时令佳肴,极享盛誉。

5.柿子

?

柿子是秋季成熟的水果,吃起来甜甜的,一点都不会觉得腻,还可以做成好吃的柿子饼,重阳节的时候,不少人都会边登高边吃柿子,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体格强壮,从而帮助登高,这是一种传统习惯。重阳节吃柿子的习俗,还有祈福的寓意,想要大家事事顺遂,事事顺心。吃柿子食俗,在我国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奇园奇所奇》中介绍,重阳节吃柿子源自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封柿子树为凌霜侯,并且让天下人在重阳节吃柿子以表纪念。

6.糍粑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软糍耙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硬糍耙又称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再入油锅中炸制,成色金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重阳节吃糍粑,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甜蜜幸福。

7.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两样是专门在重阳节时食用的,一个是重阳糕,另一个就是栗子糕。栗子糕的主要原料是栗子泥,将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准备好京糕片和澄沙馅,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然后抹一层澄沙馅,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栗子糕色泽艳丽,质地松软细腻,香甜适口,是重阳节必吃的十大美食。

8.辣萝卜汤

山东在重阳节这一天会吃辣萝卜汤,以求驱寒保暖、散去寒邪,全家健健康康。辣萝卜汤的做法也很简单,辣萝卜切丝,鲜虾剪去虾毛备用,锅里放入花生油,加葱丝炒香,倒入萝卜丝煸炒,倒入清水,加入鲜虾,煮开,加盐调味即成。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萝卜人称“小人参”,是秋季的应季蔬菜,重阳食用萝卜是非常顺应节气的选择,一口辛辣下去,暖及肺腑,精力充沛,也难怪有“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这句话糙理不糙的谚语了。

9.九品羹

在江苏,有重阳节食用九品羹的习俗,九品羹中的“九”意为九九还阳之意,是代表重阳节的传统食物。九品羹是用九种果品,分别梨、荸荠、菱角、芋头、龙眼、枣、莲子、鸡头米、玉米,烹制而成的美食,重阳时节食用九品羹可以滋阴补肾,还能润肺生津,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在早上的时候喝一些非常暖胃。九品羹在无锡、南京等地区,是重阳节必吃的美食,重阳佳节时,家家户户都会飘散出九品羹香甜的气息。

10.重阳粽

在浙江地区,不仅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重阳节也会吃粽子,重阳粽是本地人重阳节餐桌上的美食。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卢县九月九日准备猪羊祭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包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重阳粽和重阳糕的软糯不仅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因与亲友共享而变得分外香甜,这也难怪浙江人过重阳选它做探亲访友的完美伴手礼了,在两广的一些地方也有互赠重阳粽的习惯。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