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郡王。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北齐和北周在芒山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场恶战。北齐名将兰陵王率领500铁骑两次冲入敌阵,杀敌无数。兰陵王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
史上关于兰陵王的传说很多,其中传说最多的就是这位英俊的王子因为太过俊美,所以每次冲锋陷阵时,都会带上一副铮狞的铁面具。
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纬赐死。死后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高长恭相貌柔和内心豪壮,声音姿容很不错。高长恭担任将领时,亲自辛勤处理琐细小事,每次得到甜美的食物,即使是一个瓜几个果子,也一定和将士共同分享。起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他的贪赃之事,被免除官职。
等到讨伐定阳,阳士深在军中,担心灾祸到来。高长恭听说此事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于是求小的过失,用棍棒打了阳士深二十下来使他安心。
高长恭曾经入朝而随从都散去,只有他一人,高长恭独自回来后,没有责罚他们。武成帝奖赏高长恭的功劳,命令贾护买妾二十人送给他,高长恭只接受其中的一个。有一千金的债券,临死那天,把它们全部烧掉。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兰陵王这个人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个人对兰陵王了解不多,大致了解的内容是:
1,兰陵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宗室子弟,姓高名肃,字孝全,号长恭。
据说兰陵王高长恭,长相极为俊美,而且在战场上勇猛无敌。
2,兰陵王是北齐国主高炜的叔父,高炜顽劣,毒杀了自己的叔父兰陵王。
3,兰陵是地名,大致位置就是现在的山东枣庄。兰陵是否是曾经是兰陵王的食邑,我就不太清楚了。
4,北齐国主高炜,荒淫无道。
①他无节制的卖官鬻爵,导致北齐缺乏制作官帽的貂皮,因此很多官员只好将狗尾巴缝在半节貂皮上,来制作官帽。史称“狗尾续貂”。
②,他认为美好的事物应与众人分享,因此他在夜宴之时,将最宠爱的妃子,脱得一丝不挂,置之于坐榻之上,让群臣观赏。史称“玉体横陈”。
玉体横陈夜,狗尾续貂时。北齐也就到了亡国之时。北齐最终被隋朝所灭,北齐国主高炜,向隋朝投降。
4,北齐名将秦彝,就是隋唐英雄秦琼(秦叔宝)的父亲。据说程知节(程咬金)的老爹,也是北齐的官员。
关于这段历史,我大致就知道这么一点点,您若有兴趣,可以去查证一下。
兰陵王的历史
有的,,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很快敌人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以此为题材的作品有诗词、电影、书籍和游戏。 兰陵王的生平
历史上的兰陵王是谁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北齐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很快敌人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以此为题材的作品有诗词、电影、书籍和游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