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测试题 七种常见的推理形式

江湖网 1.2K 0

一、类比模式推理。


1、题型特点:不是简单地将两个事情相比,而是把两个事物(A、B)的相同点列出来,然后在给出A的一个特点,推理出B也应该有这个特点。


2、抽象形式:Premises:A和B有相似点,A有某个特点。Conclusion:B也有这个特点。


3、Critical Question:


CQ1: A和B两个案例真的相似吗?(只要说到了A和B两个案例之间的可能的不相似点就可以削弱这个推理。)


CQ2:是否存在一个反例C呢?(能否找到一个C,使得其具有AB相似点,但是不具有结论中要推断的相似点)


4、解题方法:选项中一定要涉及到两个案例,或这个要出现和题目中两个案例完全不一样的案例。


二、统计枚举推理。


1、题型特点:前提的范畴会在结论中被扩大。


2、抽象形式:Premise:A中有N%是B。Conclusion:A+C中有N%是B)


3、Critical Question:


CQ1: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是不是用来推理的样本是特殊的?加强就说这个样本具有代表性,削弱就说这个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或者具有特殊性。


CQ2:样本的数量是否足够?削弱的话,可以举另一个例子D中并不是有N%的是B。


4、解题方法:只要是统计枚举模式的推理,答案选择中必须出现“样本”,就是抽象形式中的A。


三、方案目的推理。


1、题型特点:所谓方案推理,其实就是给定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提出的一种决策。


2、抽象形式:措施/方案-->目的。方案不一定总出现在结论中,很有可能结论是目标,而前提是方案。这种题目不会论证方案哪里好,而是单纯给出一个方案等待评估。


3、Critical Question:


CQ1: 方案可行性问题,方案的实施能否达到目的,削弱说方案不能达成目的,加强说方案确实可以达到目的。


CQ2: 方案的可接受性问题,能不能实施这个方案。一般削弱时才考虑,方案不能得以实施。


CQ3: 方案的否定性副作用问题,方案有没有否定性副作用出现而阻碍目标的实现,削弱的话就是方案会有否定性副作用,加强的话就是方案不会有否定性副作用,或者排除否定性副作用的情况。


CQ4: 冲突目标的问题。


4、解题方法:这种推理模式,必须要说“方案”的内容,或者要侧面反映方案的。在选项中找提及方案的。


四、相关因果推理。


1、题型特点: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两个同时发生的事情认为是具有因果关系的。


2、抽象形式:Premise:A上升且B上升。Conclusion:A导致B。


3、Critical Question:


CQ1:相关性存在与否,即A、B之间有没有关系,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加强就举例说明二者有关系,削弱就举例说明二者没关系。


CQ2:是否有独立第三因素,即他因导致B。加强的话,就排除独立第三因素,或者否定独立第三因素的存在;削弱就说有独立第三因素出现。


CQ3:是否有中间因素,由A产生C,进而C导致B发生,并不是由于A才会出现B。一般削弱才考虑中间因素,有中间因素导致B。


CQ4:因果方向问题,可能是B导致的A,而不是A导致B。因为两者在前提中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也许因果方向存在着问题。


4、解题方法:这种推理模式,必须要说“方案”的内容,或者要侧面反映方案的。在选项中找提及方案的。


五、果因推理。


1、题型特点:侦探查案,都是果因模式推理。逻辑上,可以定义为已知现象,回溯原因的推理。几乎所有的现象解释题都是果因推理。(结论是解释。)前提是逻辑上的结果,结论是逻辑上的原因。所以叫果因。


2、抽象形式:Premise:有一个现象/结果。Conclusion: 解释这个现象或者结果。


3、Critical Question:


CQ1:有无他因。削弱就说结论有问题,找他因来解释前提中的现象或结果;加强就是排除或者否定他因的存在。


CQ2:因果联系问题。削弱就说因果之间可能没有联系;加强就说因果之间确实有联系。


4、解题方法:这种题要抓住的不是结论,而恰恰是前提。因为前提是“果”。找出现“果”的选项,出现果的一定要解释“果”为什么发生,而不是在说“果”的原理,不是在说“果”是什么。


六、因果推理。


1、题型特点:这种模式最为简单,也最为容易。原文的前提为因,结论为果。(与果因相反)


2、抽象形式:Premise: 某个事情(原因)。Conclusion:造成某个结果,或者说带来某个现象。


3、Critical Question:


CQ1:因果概括问题(原文的因和果没有联系或一因有多果)


CQ2:干扰因素(原文的前提加上选项就不一定可以得出结果了。)


加强的话,就加强因果联系,或者弥补因果之间的gap,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削弱的话就说因果不相关,或者有干扰因素。


4、解题方法:这种模式需抓住前提。将选项扔到前提和结论之间即可。


七、演绎推理。


1、题型特点:这种题目,不是评估类题目。看懂原文就会做。可以根据问题来直接判断种类。


2、问题种类:must be true, main conclusion等。


3、抽象形式:must be true or main point…


4、解题方法:

must be true: 迷惑性选项有可能为真,但不一定为真;扩大范围;包含新信息;偷换概念等。

Main point:迷惑性选项有答案为真,但未包括作者结论,或者答案是原文前提的改写或重复。


什么是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的一种考试题型,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变态逻辑推理题及答案

版本1)她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因为错用药物而丧失了部分嗅觉和味觉,所以没能尝出可乐中的异常味道——洗澡时也没有闻到热水器中煤气泄漏的味道。

- 版本2)患者应该是在可乐里多加了酸性物质,比如醋之类的,增加了碳酸的溶解度,晚上洗澡水热体内过多二氧化碳使得患者窒息而死。- 版本3)这个女的在动手术的过程中,伤悼了嗅神经,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分辨不出可乐的好坏,味觉嗅觉器官被破坏了。洗澡的时候正好大姨妈来了,还是血崩,但她闻不到腥臭味,也感觉不到洗澡水有什么异味。她洗澡喜欢关灯,正好是晚上,所以也看不出洗澡水变成了血红色,然后她因为失血过多就死掉了

判断推理题型10条快速答题口诀

定义 口诀一

口诀:主体客体需注意,种类数量限定词;主体客体不符合,选项一定不符合。

应用:当题目中的主体或客体有明确的范围界定时,如主客体的种类、主客体的数量、带限定词的主客体、特定主客体等,可优先将各选项中的主客体和题干中的主客体进行比较。如果选项中的主客体与题干不符,那么这个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

定义 口诀二

口诀:方式目的很明显,通过运用是重点,达到为了有目的,坑点常在词后面。

应用:“通过”“运用”“利用”“将”“把”一般引导方式,“为了”“达到”“以”“使”引导目的,当题干出现这些字眼时,大多是方式目的的结构,此时词后面的方式、目的是题目的重点也是坑点,可重点关注选项的方式、目的与题干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可直接排除。

定义 口诀三

口诀:因为由于和基于,导致造成或因此,都是因果提示词,定义重点要看此。

应用:表示原因的提示词,如因为、由于、基于等,表示结果的提示词,如所以、因此、因而、从而、引发、导致、造成、致使、使得等,这些因果关系的提示词需要记牢,看到这些词语出现时,需重点关注提示词所引出的原因或结果,判断选项时可优先从这些关键信息入手解题。

定义 口诀四

口诀:看到“在”“时”留心眼,注意时间和地点;条件基础不能忘,用它排除错误项。

应用:题干出现“在”或“时”这两个字时,我们需要关注,常用来引导定义所限制的时间或地点,比如“在距离相当遥远的位置上”、“被继承人死亡时”、“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等,只有符合题干所规定的时间或地点才能符合定义。如果题干中存在某些条件或基础,如“在原有的医疗事故、煤矿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等事故的基础上”、“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条件下”等,当某选项不符合该条件或基础时,可直接将其排除。

定义 口诀五

口诀:定义词汇易理解,拆分开来快速选;选项纠结难判断,拆分词汇定关键。

应用:1.当定义词汇通俗易懂、明显可拆分时,比如“无卡支付”,优先考虑按照定义词本身解题,利用拆分后的词语锁定关键信息,即“不需要卡就能支付”,并快速判断选项。

2.当纠结选项时,以拆词作为重要破题点,进行对比择优。部分题目在看完定义内容及选项后,往往会过于纠结于某个细节或某个关键词,无法从选项中找到最优解。此时可将定义词拆分理解,确定核心关键词,再对比选项进行择优,越接近定义词本身的选项越好。

类比 口诀一

口诀:多个动作看先后,没有答案看主体;普遍一致算一致,换人算作不一致。

应用:题干给出多个动作时,比如“生产:质检:销售”,先考虑动作之间的先后顺序,一般是“先生产、再质检、最后销售”,从选项中选择一个先后顺序与题干一致的即可。如果看先后顺序,无法选到唯一答案,可以考虑几个动作的主体是否相同。比如“生产、质检、销售”是由生产者生产并质检,然后交由销售者进行销售,主体不一致,选项也选择一个主体不一致的即可。

类比 口诀二

口诀:成语出现看语义,近义反义优先想;没有答案看二级,感情色彩优先想,其次程度和词性,拆分思维不能忘。

应用:当题干给出成语时,比如“天生丽质:倾国倾城”,优先考虑语义关系,其中近反义关系考的较多,比如“天生丽质”形容天生的美丽资质;“倾国倾城”形容妇女容貌极美,二者是近义关系,从选项中选择一个与题干一致的即可。

如果看语义关系,无法选到唯一答案,可以考虑二级辨析,其中考的比较多的是感情色彩,其次是程度和词性。比如“天生丽质”和“倾国倾城”都是褒义词,选择一个两个词都是褒义词的选项即可。如果感情色彩也无法选出唯一答案,近义关系还可以考虑程度,比如“倾国倾城”比“天生丽质”的程度深;如果是两个词语还可以考虑词性,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

如果看语义关系,无法选到唯一答案,同时成语构词结构明显,还可以考虑拆分思维。比如“南征北战”与“东讨西伐”都是指到处打仗,二者是近义关系,但是无法选到唯一答案,则考虑拆词“南”和“北”、“东”和“西”是反义关系,“征”和“战”、“讨”和“伐”是近义关系。

类比 口诀三

口诀:事物交叉有难度,不同角度来描述,四个“有的”去造句,通顺即可定关系。

应用:两个词(A、B)从不同角度对同类事物进行描述,往往具有交叉关系。此时可用“有的 A 是 B、有的 A 不是 B、有的 B 是 A、有的 B 不是 A”进行造句子,四个句子均通顺即判定为交叉关系。比如“玻璃杯:保温杯”,都是在对杯子进行描述,但是描述的角度不同,玻璃杯是从材质的角度进行描述,保温杯是从功能的角度进行描述。并且,可造句为有的玻璃杯是保温杯,有的玻璃杯不是保温杯,有的保温杯是玻璃杯,有的保温杯不是玻璃杯,四个句子都通顺,故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

类比 口诀四

口诀:事物具有某特点,即是事物的属性;名词遇上形容词,或者词语带着“性”;二级辨析一起看,必然或然要分清。

应用:属性是某种事物具有的某种特点,一般出现名词+形容词或者出现带着“性”字的词语,常考属性对应,二级辨析经常考查是必然属性还是或然属性,而且属性对应基本都会考查到其二级辨析。比如“车祸:危害性”车祸一定具有危害性,二者是属性对应关系,且是必然属性;“饮料:冷”饮料是经加工制成的适于供人或牲畜饮用的液体,有的饮料是冷的,有的饮料不是冷的,故二者是属性对应关系,且是或然属性。

类比 口诀五

口诀:功能对应是什么,事物具体能干啥,常见名词加动词,或者名词加动宾;没有答案看二级,主要次要需辨清。

应用:功能对应是一种事物与其具体功能的对应关系,一般出现名词+动词或者名词+动宾,常考功能对应。比如“光盘:存储”,光盘有存储的功能,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是功能对应的即可。如果看功能对应,无法选到唯一答案,二级辨析考查主要功能或次要功能。比如“光盘:存储”光盘的主要功能是存储,选项也选择一个主要功能的即可。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