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狐悲,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近反义词
近义词:物伤其类、狐死兔泣。
反义词:幸灾乐祸。
2
使用示例
一、兔死狐悲,尽管他与李二有矛盾,但李二的下场也使他感到凄然。
二、看到同伴失手被公安抓住了,另外一名小偷心里涌起了兔死狐悲的感觉。
三、兔死狐悲,所以现在的人才这么容易悲伤呢。
四、日本的大地震让他们全国上下所有人都兔死狐悲的伤悲。
五、匪徒一个接一个被捕入狱,匪首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1]
3
成语典故
出处
南宋时期,处在金朝统治下的山东农民,纷纷掀起抗金斗争的浪潮。其中最著名的有杨安儿、李全等领导的几支红袄军。
起义军遭到金军的镇压,杨安儿牺牲。杨安儿的妹妹杨妙真(号四娘子)率领起义军从益都转移到莒县,继续斗争。后来杨妙真和李全结为夫妻,两支部队汇合。公元1218年,他们投附宋朝,驻扎在楚州(现在江苏省淮安市)。此后,李全抱有发展个人实力、割据一方的野心,公元1227年4月被南下的蒙古军包围,城破投降。
公元1227年2月,宋朝派太尉夏全领兵进攻楚州,杨妙真派人去争取夏全,对夏全说:“你不也是从山东率众归附宋朝的吗?如今你却带兵来攻打我们。打个比方说,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哭泣;如果李全灭亡了,难道独有你夏全能生存吗?希望将军和我们团结起来。”夏全同意了。
兔死狐悲是什么意思
“兔死狐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即使是敌对的两个人或势力,也会因为同病相怜、共患难而感到伤感和悲哀。
这个成语的来源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狐狸和兔子是两个天敌。一天,一只兔子不幸被猎人捕获,狐狸看到后感到很悲伤,甚至流下了泪水。兔子问狐狸为什么哭,狐狸回答说:“我哭你的命运,你今天死了,明天我也会有同样的遭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敌对的两个人或势力,在共同面对困境和危险时,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和情感。
这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类之间的感情,特别是在面对共同的困境时,能够感同身受、相互支持,从而表现出人性的温暖和关怀。
兔死狐悲是什麽意思
兔子死了,狐狸也会感到很悲伤。一般是指相同命运的人遭受到了不幸,也会感到很伤心。这是人们的一种共情表现。但一般这是一个贬义词。
兔死狐悲是啥意思
“兔死狐悲”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即使是敌对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一定的感情。这句成语源于《庄子·外物》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兔子被猎人追赶,狐狸看到后感到悲伤,因为兔子是它的食物来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敌对的人或事物,也有可能会产生某种感情,这是人类情感的表现。
这句成语也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某些情况下的感情表达,例如即使是敌对的政治派别,也会因为某些共同的利益而产生合作的可能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