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便是此节。按汉族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正月十五释义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元宵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个以灯为俗、摆龙舞狮的日子,也是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什么节日是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还被称为是灯节或者元节等,属于中国非常传统的节日之一。因为正月是属于元月,然后正月十五正好是首个月圆之夜,因此被誉为是元宵节。
这个节日形成有着很漫长的过程,据说曾经在西汉时期,正月十五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不过真正把它作为节日,应该是在汉魏之后,同时它的习俗和佛教东传会有一定的联系。就在元宵节当天,一直都保持着吃汤圆,赏花灯和放烟花等民俗活动。
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正月十五一定要吃元宵,元宵也叫汤圆,所以正月十五也叫“元宵节”。到了正月十六晚上,各家各户的妇女、小孩都要到大街小巷中行走,老例儿叫“走百病”,或者叫“遛百病”“祛百病”,意思是说经过这样到处一遛跶,就能去除一年所有的疾病。实际上,灯节从正月十四到十六举办三天,这走百病跟游街观灯本来是一码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