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鄺,音Kuàng)姓的由来主要有二:
1、出自古邝国之后人,以国名为氏。据《路史》载:“古邝国后有邝氏。”古代邝国的后人,有以国名为姓,称为邝氏。
2、出自方姓,为南宗方谆之后,御赐改为邝氏。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有方氏第148世祖方谆,字愈平,因长女方淑丽被册为皇妃,方愈平受封宣城侯,食采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御赐姓邝。愈平因而由姓方改为姓邝,本应为邝氏之始祖,但愈平念其本,尊其父三七公为邝氏始祖,愈平公自己则为邝氏二世祖。
邝的由来
源出有四:
1.出自古旷国之后人
以国名为氏。罗泌《路史》卷三○《国名纪·杂国上》:“旷,邝是字书邝,古国,有邝氏,音荒,又有荒氏,见姓苑邝庐江,人于姓编临淮。”《姓苑》:“邝氏,广东南海、高要多此族。”《姓解》:“邝,音荒”。古旷国,在今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一带,古称旷林,居人因以为氏。据代代谣传所言,古旷国起源于五代古国之首,辖管江南东部一带,始祖流落他乡为不忘家国而以国为姓。《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邝,谨按《唐叛臣传》:高骈故吏邝师虔,收葬骈。”邝姓与况姓是两种同音而不同字,又不同义的姓氏。
2.出自黄姓
湖南邝氏起源出自黄姓,旦改旷姓,丞改邝姓。丞添邑于右为邝,徙居吉州(江西)。远祖宣(姓黄),东汉河阳侯,家南白水。娶粱侯邓禹孙女。云孙(八代以下的孙)曰贤,字四明。唐神龙间拜右相,以功封郓国公。居汴粱邓州白水村,生子二,长曰旦,次曰丞。原姓黄,因败关灭族。易姓潜名(传说初在黄外加广,为广姓),旦添曰于左为旷,居河南陈留村:丞添邑于右为邝,徙居吉州(江西)。
3.出自方姓
出自方姓,为南宋方谆之后,御赐改为邝氏。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有方氏第148世祖方谆,字愈平,因长女方淑丽被册为皇妃,方愈平受封宣城侯,食采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御赐姓邝。愈平因而由姓方改为姓邝,本应为邝氏之始祖,但愈平念其本,尊其父三七公为邝氏始祖,愈平公自己则为邝氏二世祖。
4.出自广成子之裔
邝氏先世,是广成子之裔。
百家姓邝在第几
邝姓在老百家姓排名256位,在新百家姓中没有进入前300名。
邝姓为中文姓氏之一,邝的拼音是Kuang。据2007年出版的《中国姓氏 三百大姓》一书中所载:邝姓在2006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中是占 中国人口 较多的第二百六十四位大姓姓氏,邝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9%,总人口大约有24万。
据2013年1月1日出版的《 中国四百大姓 》一书中所载:邝姓在2012年年末中国姓氏人口排名中为中国第256位大姓姓氏,邝姓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0.024%。
邝姓的来源是什么
一、姓氏源流 邝(Kuàng 邝)姓源出有二: 1、出自古邝国之后人,以国名为氏...
二、迁徙分布 邝氏之先,始自方姓。 据《姓苑》载:“广东南海多此姓。
三、历史名人 邝 露:字湛若(1604-1650),号海雪,明代广东南海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