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摆手舞 恩施适合男人晚上去的地方

江湖网 1.2K 0

世间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儿第一城!小吃街、民俗博物馆、酒吧街、中国首创室内情景剧场女儿城大剧院,都能让你了解到多情旖旎的土家族风情,感受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还可以亲身体验土家族的摔碗酒、摆手舞等土家风俗。这是一个在一座城里看尽恩施民俗风情的地方,能够恩施本土阿哥幺妹同聚一地。

湖北的女儿城的来历

中国恩施土家女儿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区七里坪,是全国土家族文化集聚地,也是武陵地区城市娱乐消费中心和旅游集散地。

来历:据同治本《来凤县志》卷三十二转载《湖广通志》记载说:五代时,“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树,普舍者华言风流也。昔覃氏祖于东门关伐一异木,随流至那车,复生根而活,四时开百种花。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花不复落,尤为异也。”这段文字,生动地记述了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围着普舍树摆手的情景。它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后形成土家女儿城!

湖北恩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一、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区域内,有一片深情的沃土,世界硒都--恩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全州辖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鹤峰县、来凤县8县市,2.4万平方公里,380万人口,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2.6%。

二、恩施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腹地,西接重庆市,南邻湖南省,东北部与湖北省宜昌市接壤,自古以来是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境内长江水道和东西走向的318国道公路,是贯通我国中西部的生命线,南北走向的209国道公路,是连接我国南北部的重要通道之一。恩施处在长江三峡库区,又是正在进行梯级开发的清江源头,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由于区位条件重要,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国民党省政府所在地。

三、唐代诗人曾以“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的诗句描绘恩施清江的山水秀色。恩施州属云贵高原与东部低山丘陵的过渡区域,境内小气候发育,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期,降水充沛。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全州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2%,素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天然植物园”、“烟草王国”的美称。恩施州所产“毛坝生漆”、“金丝桐油”、“利川鸡爪黄连”、“富硒茶叶”、“恩施板党”等土特产品斐声海内外,曾作为“国家队”,为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与支援国家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

四、恩施州处在举世闻名的神龙架原始森林--长江三峡--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金旅游带中间,境内三峡风光、神龙溪漂流、清江闯滩和坪坝营休闲旅游等精品,令游人留连忘返。

五、恩施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全州已探明矿产60种,分别占全国和全省矿种的40%和55%,其中具有D级以上储量的矿产16种,尤其是硒、铁、煤、石煤、天然气、磷、硫铁矿、耐火粘土等矿产占全省第一位。矿产资源地域组合好,矿区附近均有煤或水能资源,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便利条件。

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国家开展扶贫攻坚和加大民族扶持政策力度以来,恩施州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200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9.75亿元(不变价),“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7%。财政收入达到10.6亿元,“九五”期间翻了一番。“九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亿元,相当建国至“八五”末全部投资的1.42倍。2000年全州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1520元。经过多年的努力,恩施州的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七、恩施州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倍受党和国家特别关注的地区。为了促进恩施州的发展,在八七扶贫攻坚中,全州8县市均为国定贫困县。特别是1983年成立自治州后,党和国家的民族扶持政策沐浴着年轻的自治州逐步摆脱贫困,茁壮成长。到2000年,累计减少124万贫困人口,全州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恩施州列入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地区范围,给恩施州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年多来,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目前已有一批西部开发项目陆续实施,给恩施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九、2004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继往开来、齐心协力、推动\"一主三化\"进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坚持\"一主三化\",抓住\"四个重点\",推进\"两个创新\",健全保障体系,促进全面进步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特色立州、科教兴州、工业强州,开放活州战略,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克服非典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全面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全州生产总值14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增幅为2001年以来最高,比平均预期目标高出2个百分点。

十、根据恩施州\"十五\"计划纲要,经考察研究,确立40大项目,作为5到10年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交通大通道工程。宜万铁路和高速公路已破土动工,解决东西大通道瓶颈问题。

----电力开发工程。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恩施州电力装机达到300万千瓦以上。

----\"鄂西林海\"保护建设工程。恢复性保护建设\"鄂西林海\",把恩施建成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示范州。

----富硒特色产品建设工程。依托我州生态环境的优越条件和硒资源、传统土特产品优势资源,开发富硒特色产品。

----扶贫开发工程。结合国家民族扶持、扶贫攻坚战役,抓好教育扶贫和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为稳定解决温饱,逐步实现小康夯实基础。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建设工程。发挥三峡库区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州,民族风情园\"为红色根据地争光添彩。

美丽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十一、是一方革命红土地。董必武、贺龙、周逸群、关向应、陈连升、肖克、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了这片红色沃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恩施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元帅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8年之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放事业就有1.2万恩施各族儿女为国捐躯,血染清江。抗战时期,恩施责无旁贷的成了湖北省临时省会和抗战大后方,著名作家马识途以如火如茶的求翻身闹革命为背景,写下长篇名著《清江壮歌》。

十二、这是一片文化厚土。恩施州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这里交融,是土家苗族文化的摇篮,积绽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摆手舞、铜铃舞、滚龙连响舞动山岳,山歌、情歌、撒尔嗬歌海如潮,而且是世界25首著名民歌之一《龙船调》的故乡,由此誉为\"歌舞之乡\"创造了恩施州文化积绽,厚重之精华。这是一片旅游休闲的乐土。地处亚热带季风情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蓝天秀川,是为\"天然氧吧\";八百里清江、浩浩荡荡、穿山越谷、碧水长流、青山常绿、奇峰异石、溪洞飞瀑,佳林名卉遍布,组成了秀、雄、奇、绿、险旅游之圣地。游\"神州第一漂----清江闯滩漂流\",是水上芭蕾,随波冲浪谷,有惊无险,好不壮观,是对自然最壮丽的搏奕与征服;探\"世界特级溶洞----腾龙洞\"赏卧龙吞江,享洞天福地;观\"荆楚第一石林----梭布垭石林\",翠屏环抱,群峰竞秀,千姿百态,风情万种,乃叹为观止;仰\"天下第一杉----谋道水杉\"苍海桑田,远古自然,万物尽逝,唯有独存,堪称生命之奇迹;凭\"土家第一寨----鱼木寨\",历史构成,幽思怀古,土家文明尽显其中;登\"土司第一城----恩施土司城\",集土家建筑之经典,汇民族文化之精华,是聆听盛世与历史的对话;赴\"女儿会\",跳\"摆手舞\",饮\"四道茶\",谱\"土家情歌\",徜祥在神奇壮丽的恩施风情园与张家界,新三峡的壮美情怀之中。

十三、这是一片正在开发的热土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巨大潜能,加入WTO,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投入,新一轮扶贫开发四大机遇同时垂青恩施州,从而进入了千载难逢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未来的5----10年,国家将有500亿以上的资金投入,将成为鄂西南乃至武陵山区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鄂西南重要经济增长点。土家苗族儿女世代企盼的铁路、高速公路、水电开发,绿色产业梦均成为现实。

十四、380万土苗儿女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精心打造\"绿色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

十五、撩开恩施州神秘的面纱,以美丽绝伦的容颜展示在世人面前,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开放开发,热切希望五湖四海宾朋齐聚恩施,成千上万客商慕名恩施共创宏图伟业!

十六、恩施州魅力无限,是民族之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恩施有哪些习俗

特殊的哭嫁传统的习俗:土家族人的哭嫁也是特别有意思的,特殊的哭嫁传统的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女儿会习俗:女儿节作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每当节假日来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游客来到当地观看女儿会习俗。

摆手舞:摆手祭祀的习俗,这个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摆手舞所跳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整体的歌舞都是比较独特。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