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方式1
首先准备一张红色卡纸,中间对折。
步骤/方式2
然后在红色卡纸上面贴一张略小的黑色卡纸。
步骤/方式3
继续准备一张长方形彩纸条贴在中间。
步骤/方式4
接着将准备好的红色圆片纸粘贴成灯笼样式并展开。
步骤/方式5
继续用红色卡纸和黄色彩纸各剪4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卡片,黄色彩纸要略小一些,粘贴在一起,并在黄色彩纸上写上新年快乐,贴在贺卡的四个角,画一些烟花点缀。
步骤/方式6
接着合上贺卡,在封面上贴一个黄色的圆形彩纸,上方写个王字,贴上老虎的耳朵,眼睛,胡须和嘴巴。
步骤/方式7
最后贴个黄色纸片,新年贺卡就制作完成了。
春节对联大全
1、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
2、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
3、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
4、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
5、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6、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来回大地。
7、上联:红梅含苞傲冬雪;下联:绿柳吐絮迎新春;横批:欢度春节。
8、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
春节科普小知识
1、春节的来源
春节是由岁首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2、春节历史的演变
古代民间最初的岁首指的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历法的变动,新年(岁首)在日期上有所调整。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3、春节名称的变革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新年的12个别称
新年的别称有“春节”“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