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者 三种古人的称呼方式

江湖网 1.2K 0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有柳字的名人

有不少有名的人名中带有“柳”字,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

柳宗元:唐朝、五代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品有《致婢女》、《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柳永:南宋著名词人,代表作品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柳青:华为公司创始人之一,曾担任华为公司的副总裁、总裁等职务。

柳传志: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曾任联想集团董事长、CEO等职务。

柳斌杰:中国著名短跑运动员,曾获得过多次世界冠军和奥运会金牌。

柳岩:中国女演员、主持人,代表作品有《功夫瑜伽》、《一路向西》等。

柳暗花明: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柳树阴暗处,花卉明亮处,形容事情虽然看起来不好,但可能会有转机。

人旁加齐字是什么字

侪是一个汉字,读作chái,出自《柳敬亭传》,本意是指共同,结成配偶,班固的《汉书·扬雄传》和陈寿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均有记载。

详细字义:

侪 [chái]

〈名〉

(形声。从人,齐声。本义:同辈,同类的人)同本义。又称:侪辈

侪,等輩也。——《说文》

侪,耦也。——《汉书·扬雄传》注

吾侪小人。——《左传·宣公十一年》

晋郑同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礼记·乐记》。注:“犹輩类。”

文王犹用众,况吾侪乎?——《左传·成公二年》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同侪(同辈的人)

〈副〉

一起

长幼侪居。——《列子·汤问》

人的称呼怎么写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等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按其生平事迹由官方所追加的称号叫谥号,非官方所加叫私谥。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就是他死后朋友所谥。官方所加,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其斋名为聊斋),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其斋名为饮冰室),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龢。

【称郡望】如韩愈虽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郡望昌黎”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中的“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