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体现了什么

江湖网 1.2K 0

光之教堂,是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令信徒们产生接近天主的错觉而名垂青史。


中文名

光之教堂


外文名

Church of the Light


类别

教堂


地点

日本大阪


竣工时间

1989年


设计者

安藤忠雄


教堂规模

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


基本简介

?

光之教堂一侧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神父住宅的独立式扩建。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先经过一条小小的长廊。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随后你会听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发出的声响。


教堂魅力

光之教堂的魅力不在于外部,而是在里面,那就像朗香教堂一样的光影交叠所带来的震撼力。然而朗香带来的是宁静,光教堂带来的却是强烈震动。


光之教堂的区位远不如前两者那般得天独厚,也没有太大的预算。但是,这丝毫没有局限了安藤忠雄的想象世界。


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绝对的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而阳光便从墙体的水平垂直交错开口里泄进来,那便是著名的“光之十字”——神圣,清澈,纯净,震撼。


主要结构

光之教堂度横贯的墙体构成,长方体中嵌入三个直径5.9米的球体。这道独立的墙把空间分割成礼拜堂和入口部分。透过毛玻璃拱顶,人们能感觉到天空、阳光和绿树。教堂内部的光线是定向性的,而不同于廊道中均匀分布的光线。教堂内部的地面愈往牧师讲台方向愈呈阶梯状下降。前方是一面十字形分割的墙壁,嵌入了玻璃,以这里射入的光线显现出光的十字架。由于考虑了预算与材料质感,地板和椅子均采用低成本的脚手架木板。


光之教堂由混凝土作墙壁,除了那个置身于墙壁中的大十字架外,并没有放置任何多余的装饰物。安藤忠雄说,他的墙不用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家为他作画。


教堂里只有一段向下的斜路,没有阶梯;最重要的是,信徒的座位位置高于祭坛,这有别于大部分的教堂(祭坛都会位于高台之上,庄严而肃穆地俯视着信徒),此乃打破了传统的天主教堂建筑,亦反映了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的思想。


设计理念

?

安藤忠雄在湖南大学的讲座中提到:“其实大家都没懂光之教堂”“很多人都说那十字形光很漂亮”“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冈,教堂是高高在上的,主祭神父站的比观众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神父与观众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阶是往下走的,这样神父站的与坐着的观众一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这才是光之教堂的精华”。


特殊之处

?

光之教堂外部

光之教堂在安藤的作品中是十分独特的,安藤以其抽象的、肃然的、静寂的、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创造,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栖息之所。教堂设计是极端抽象简洁的,没有传统教堂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静寂的美,与日本枯山水庭园有着相同的气氛。


建筑的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有教堂的位置以及太阳方位来决定的。礼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墙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现出光的十字架。建筑内部尽可能减少开口,限定在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上 。十字形分割的墙壁,产生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产生了一种接近天主的奇妙感觉。(天主说:有光!就有了光。创1*3)


精华之处

?

光之教堂--立体结构图

安藤忠雄在讲座中提到:


“其实大家都没懂光之教堂。”


“很多人都说那十字形光很漂亮。”


之前网络资料指出“光之教堂”赢得罗马教宗颁发的“20世纪最佳教堂”,这一点有误。安藤忠雄的简历里没有这一项。他只是参加了1996年举办的千禧年教堂设计(意大利罗马教区,也就是教宗的教区),但是并未获得优胜奖。[1]“光之教堂”属于日本基督教教团,是新教团体,不可能获得天主教颁发的最佳教堂奖。[2]

水之教堂生成过程

水之教堂是由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设计的,这是他系列教堂设计“教堂三部曲”之一,另外两座教堂分别是风之教堂和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坐落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 建造在群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在1987年竣工,其选址环境就已经注定了这座教堂与自然密不可分了 。


安藤忠雄在教堂的正面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方形人工水池,长90米宽45米,并引入附近的河水,精心地设计使得水池能够敏锐地回应自然地呼吸。


面对水池就是教堂的主体,教堂的正面是一面长15米,高5米的巨大玻璃组成 ,其他各面则围以混凝土墙。面向水池,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立于水中,所有一切景物像壁画一样悬挂在墙面。 室内相对静谧,自然光线透过玻璃充盈整个空间, 使人感受到宗教礼仪的神秘与肃穆。



每年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被白雪覆盖,变成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待到积雪消融,巨大的玻璃门将被打开,教堂门户洞开,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婚礼仪式陆续在这别有情调的教堂中举行,周围树木、天空蓝天白云倒映湖面,湖面的波澜仿佛为新人海誓山盟的鼓掌,远处小鸟啼鸣犹如新婚的礼赞 ,这些或许就是令无数少女心动的仪式感 。


教堂内部是一个规规矩矩的方形的封闭空间,没有开窗,所有的线来源于面向十字架的那面透明玻璃墙,仿佛是天主为这幽室引来光明。当教徒抬头凝望前方的十字架,感受天主之光,目光由近及远,触及池水、树木、山峦、天空,就会豁然开朗,主竟是如此接近,近万物,近众生,然而他们或许不清楚这正是由于安藤忠雄的巧妙“编排”。


水之教堂并非闹市中的一块净土,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果要刻意去模仿自然,水之教堂大可不必选址在如此偏远之地,除了宗教属性,安藤忠雄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与自然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之教堂临水而立,它不是侵入者也不是附庸,与水木山川、天地万物连通一气,强行地剥离开来或许大自然也会感到疼痛。

安藤忠雄创作水之教堂的背景

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以“与自然共生”为主题,由世界著名建筑家安藤忠雄设计。教堂的正面由一面长15米,高5米的巨大玻璃组成,5月到11月间,巨大的玻璃将完全打开,使教堂与大自然混为一体,婚礼仪式犹如在北海道的壮观大自然中举行,周围的白桦林,北海道的蓝天白云都倒映在湖面上,新人们感受着北海道的清风,听着湖水的潺潺声,远处更是传来小鸟歌唱声,这犹如大自然送来的赞美歌祝福着新人

水之教堂体块分析理解

水之教堂以“与自然共生”为主题,由世界著名建筑家安藤忠雄设计。教堂的正面由一面长15米,高5米的巨大玻璃组成,5月到11月间,巨大的玻璃将完全打开,使教堂与大自然混为一体,婚礼仪式犹如在北海道的壮观大自然中举行,周围的白桦林,北海道的蓝天白云都倒映在湖面上,新人们感受着北海道的清风,听着湖水的潺潺声,远处更是传来小鸟歌唱声,这犹如大自然送来的赞美歌祝福着新人。


水的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光之教堂、水之教堂)之一。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雪,这是一块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安藤忠雄和他的助手们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水池的深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一阵小风都能兴起涟漪。

面对池塘,设计将两个分别为10m方和15m见方的正方形在平面上进行了叠合。环绕它们的是一道“L”型的独立的混凝土墙。人们在这道长长的墙的外面行走是看不见水池的。只有在墙尽头的开口处转过180°,参观者才第一次看到水面。在这样的视景中,人们走过一条舒缓的坡道来到四面以玻璃围合的入口。这是一个光的盒子,天穹下矗立着四个独立的十字架。玻璃衬托着蓝天使人冥思禅意。整个空间中充溢着自然的光线,使人感受到宗教礼仪的肃穆。接着,人们从这里走下一个旋转的黑暗楼梯来到教堂。水池在眼前展开,中间是一个十字架。一条简单的线分开了大地和天空、世俗和神明。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启的,人们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听到树叶的沙沙声、水波的声响和鸟儿的鸣唱。天籁之声使整个场所显得更加寂静。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人们面对着自我。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而无常变幻。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