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的传统习俗 小满风俗

江湖网 1.2K 0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是立夏后第八个节气。
小满的风俗主要与农事活动有关。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小满被称为“油小满”,因为小满是油菜籽的收获期。
此时村民们通常会在村庄周围划出地块,用来种植油菜籽。
在小满的这个时期,村民们会相约一起去采摘油菜籽,并在采摘过后,用来制作各种食品和调料。
除了采摘油菜籽,小满的风俗还包括吃新米,新稻成熟时要煮些丰盛的饭菜来庆祝。
另外,江南地区还有在小满期间制作五色小满饼的风俗。
这些风俗都反映了小满节气在农业上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农民勤劳智慧的一面。

小满节气的习俗和禁忌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第8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每年的此时,天气开始由暖转热,炎夏即将登场,降水也会增多。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节气,小满时节的到来标志着小春作物即将收获,中稻全面栽插,农事开始繁忙。

小满民间习俗各地不一样主要有:祭车神、祭蚕、吃苦菜、看麦梢黄和抢水等。

1、祭车神

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一直保留着祭车神的古老小满习俗。所谓“车神”指的就是传说中的白龙,相传每到小满时节,这条白龙就会化身为水车,接受农民伯伯的祭拜,从而保佑农民水源涌旺。

其祭拜的方式,一般为农家在水车前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并特别要设计一个环节,即在祭品中放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以此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这些习俗,充分表示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2、祭蚕

《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 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由于蚕难养, 古代把蚕视作" 天物" 。每年小满时节,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都要祭拜蚕神,祈求天物。

3、吃苦菜

俗话说:小满有三候,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我们所说的吃苦菜的习俗,指的就是一候的小满之日“苦菜秀”。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开花,感觉火气而生苦味,嫩时可食,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来醒酒

4、看麦梢黄

农谚有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每年小满之后,麦子逐渐成熟,在我国的关中地区,出嫁的女儿和女婿都要携带礼品,回娘家看望,慰问娘家人,并问候今年的夏收情况,甚至还有些地方把它定为了一个节日,叫“看忙罢”。等麦收结束之后,母亲又要去看望女儿,关心女儿家的收成和在麦收中的操劳情况。这个习俗体现了生产劳动中,母女亲戚的心心相连, 母女情长。

5、抢水

“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实际上也是当时农民的真实生活写照。农谚有云:“小满动三车”,因为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所以,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

小满这天的忌讳主要有:忌讳食用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和忌讳串门

1、忌讳小满当天是甲子日或庚辰日。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小满甲子庚辰日,定是蝗虫损稻禾。”意思就是说,如果小满遇到甲子或庚辰日,到秋收时就会有蝗灾,把农民一年辛劳的庄稼全吃掉。虽说有些迷信,但是在古时候的民间却比较忌讳。

2、忌讳小满当天不下雨。

民间有俗语:“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所以民间有忌讳小满时节天不下雨的说法。如果小满时稻田里若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的情况,也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会偏少。

3、忌讳小满过后坐露天木器。

民间一直有“夏不坐木”的说法,意思是说,夏季不坐久置露天的木器。因为夏季雨多,露天木器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非常潮湿。如果在上面坐久了,潮气进入人体内,容易使人消化不良,常会引发皮肤病、痔疮、关节炎等疾病。因此才有了忌讳小满过后坐露天的木器说法。

人生最好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

小满节气知识

小满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而北方则降雨很少或无雨,同时气温上升很快,北方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2023年5月21日9时23分是小满节气。

晴空碧,花团簇,麦风香,

新蝉鸣,梅雨细,小荷翻,

万物小得盈满。


此时节,

温度升高,降水增加,阳光充足,

麦香扑鼻但尚未成熟,

故称为“小满”。


《菜根谭》云: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人若自满,便难有进步,

若不满,则欲壑难填。


小满,也是人生最佳的状态。

满,但不是太满;

盛,但不是极盛。

人生的状态,可以尽力保持在“小满”,

你会一直有富足感、幸福感,

又仍有发展的余地,

不至于“满招损”


小 满

物 候

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苦菜秀丨一候,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荼即茶也,故韵今茶注本作荼】。本候意为苦菜已枝繁叶茂。


靡草死丨二候,靡草死。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麦秋至丨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小 满

习 俗

动三车:祝水源涌旺


过去,以水车车水进行灌溉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古人相信万物有灵,水车也有灵。这时的民俗主要是祭车神。传说车神为一条白龙,小满时节,农家在车水前于水车的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表明了农民对水利灌溉的重视。在浙江海宁,小满时节,农户以村圩为单位要举行“抢水”仪式。


那么,为什么还要动油车和丝车呢?小满也是油菜籽成熟的时节,人们将油菜籽收割回来,送至油坊,启动油车榨油,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是为动油车。至于动丝车,是指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


祭蚕神:愿天佑养蚕


《清嘉录》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

小满三不吃是什么

小满三不吃:祛湿菜

刚才提到过,小满节气的特点,是雨水比较多,那么受到环境的影响,必然湿气就会特别大,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多吃一些祛湿菜,常见的有冬瓜、山药、玉米等,其次还有一些粗粮,这些对于祛湿都有很不错的效果。

小满二不吃:养心菜

夏季对应的是心,所以夏季饮食要养心,心在五行中对应的红色,所以养心菜,其实也就是指的红色的食物,常见的红色的蔬菜有苋菜,水果有、火龙果以及樱桃等,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食物,我们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


小满一不吃:补水菜

小满前后,我们还要注意去补水,因为这个时候的天气是比较炎热的,温度也比较高,给身体及时的补水也非常的重要,而补水的话,我们可以多吃一些瓜,瓜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同时它的含水量也非常的丰富。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