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由来是什么?

江湖网 1.2K 0

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这一天被定为全国教师节,用来表彰和感谢教育事业中的优秀教师。那么,教师节的由来是什么呢?

回答总结:教师节源于中国古代尊重孔子的传统,后经过多次演变和发展,在20世纪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全国性、庄重而隆重的节日。下面将从历史渊源、孔子崇拜、推动者与制定者等多个方面对其由来进行深入解答。

1、历史渊源

在中国古代,尊师重道一直是社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早在周朝时期,《周礼》就规定了“博士贡士”的选拔制度,并强调了对于学问有所贡献者应该得到崇拜和奖励。这种尊崇学问和崇拜老师的传统延续至今,并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并得到广泛认同的观念。

2、孔子崇拜

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思想家之一,孔子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倡“学而优则仕”,强调人们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因此,孔子被尊奉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圣人和伟大导师。在明清时期,孔庙成为了祭祀孔子的场所,并逐渐形成了向老师表达敬意和感谢之情的传统。

3、推动者与制定者

20世纪初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开始重视教育事业并进行改革。1919年5月7日,“五四运动”爆发,在这次运动中,青年学生们积极参与反对封建主义和追求民主自由等活动。他们认识到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并开始呼吁建立一个属于全体教师的节日。

1924年8月27日至29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10日定为全国性纪念职工节(即后来称之为“劳动节”)并放假一天。此后,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界开始倡议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并在各地逐渐得到认同和推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全国教师节,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庆祝活动。从此以后,教师节成为了表彰和感谢优秀教师的重要节日。

总结归纳:教师节源于中国古代尊重孔子的传统,在20世纪经过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全国性、庄重而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是对于优秀教育工作者们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感谢与崇高尊重之意。通过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向所有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培养未来人才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