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干什么的- 重阳节都干什么

江湖网 1.2K 0

可以出游赏菊饮菊花酒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干什么呢

[九月九重阳节的传说]九月九即重阳节,又名重九,\t九月九重阳节的传说\t。传说东汉时,有个名士姓费名长房的人,这人善观气象,能知吉凶。他的徒弟姓桓名景。有一次,费长房对徒弟桓景说:“到二九之日,你家中有大灾大难,最好九月九日到泰山登高,喝菊花酒,用红布袋盛上乌珠用以避灾难。”到了九月九日师徒两人到泰山登高,后回家,所有动物全部死去(牛、驴、马、鸡、狗、鹅、鸭等动物)。从此,每年九月九有登高的习俗。 \t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人民传统的节日重阳节。每逢这一天,人们要登高、赏菊,还要吃菊花糕,饮菊花酒,\t重阳节的习俗\t 传说东汉时,在江南青山脚下来了一位白发老人,对人们说,九九重阳这一天有灾祸,必须上山钦菊花酒,方可免灾。人们将信将疑,在九月九之前纷纷举家搬至山顶,并照老人指点,在山上饮菊花酒。果然,九月九月那天,村寨被一场大火烧光,幸亏人已上山,免于灾难。自此,每年到了重阳节前夕,人们都要登高饮酒。居住平原的百姓因无山可登,就在重阳节这天在自制的米粉糕点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邪之意。久而久之,这种习俗流传开来。 \t 恒景回到家乡,九月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高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t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九月初九干什么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古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要干什么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以下活动:

1. 登高远足:重阳节是秋季的一个好时节,气候宜人,所以人们会选择登高远足,欣赏秋景,感受秋天的美好。

2. 赏菊花:重阳节也是赏菊花的好时节,人们会到菊花展览会或者菊花园里赏花,品尝菊花酒。

3. 喝菊花酒:重阳节是喝菊花酒的好时节,人们会用干菊花泡酒,以祛病健身。

4. 吃重阳糕:重阳节还有一个传统的食品——重阳糕,是用糯米粉和豆沙等材料制成的,寓意着平安和团圆。

5. 祭祖扫墓:重阳节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慰祭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总之,重阳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人情味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各种活动,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关爱和思念之情。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