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
7月1日:国际建筑日
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
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
7月6日:小暑节气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7月16日:入伏节气
7月22日:大暑节气
7月26日:世界语(言)创立日
7月26日:中伏节气
7月31日:非洲妇女日
农历7月的节日有
7月初7:七夕
7月15日: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
7月30地藏节
其中建党节,抗日胜利纪念日和七夕节是7月最值得关注的节日
七月份节日和主题
公历七月的节日:
1、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2、香港回归纪念日是7月1日。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
3、1405年7月11日,明朝正使郑和率2.7万多人,乘大船62艘,第一次出使西洋。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节”,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2、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
七月所有节日的主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2、香港回归纪念日是7月1日。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
3、1405年7月11日,明朝正使郑和率2.7万多人,乘大船62艘,第一次出使西洋。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节”,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2、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
七月八月节日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称为七夕节、乞巧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相传,在每年这个夜晚,天上的织女与牛郎会在鹊桥相会。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如今中国的情人节。
农历七月十四(有的地方是农历七月十五)孟兰节,也叫鬼节、中元节。相传,阴间地府的鬼门关会在这天大开,无数鬼魂涌到阳间流连。因此,孟兰节那天天黑后,人们会烧街衣等,布施给鬼道众生。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晚上明月当空时,人们一家老小就会坐在一起,边赏月边吃月饼、鲜果等食品。相传,嫦娥奔月后,后羿思念妻子,在月亮最大最圆的八月十五夜晚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鲜果、食品,遥祭在月宫中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放上鲜果食品,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