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由来简介50字左右 国庆节由来50字短

江湖网 1.2K 0

国庆节庆典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深化对新中国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1949年10月1日,我国成立。历经73年的砥砺奋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庆节庆典活动有利于深化人们对新中国史的认识,引导人们在对新中国史的回顾温习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国庆节庆典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传承中华文化精神,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是一个国家独特的精神标识。国庆节庆典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

国庆节庆典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国庆节是体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大庆典活动,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庆节的来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最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时任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先生。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国庆节的来历

这源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正式建立了中国,国庆节是一件很有意义,刻骨铭心的事,它代表着国家的胜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节日。国庆节的意义体现了三个国庆庆典的基本特征:展现力量,增强国民信心,展现凝聚力,施展号召力。现在的国庆节是全民的,体现了全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阅兵式是为了展示我国的强大和繁荣,每逢国庆日来临,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迎接国庆节的活动,庆祝我们国家的生日。

中秋国庆由来50字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

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三说: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四说:元代末年,反元起义领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灭杀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彻底推翻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并于1949年12月3日,中国政府委员会第四次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从此以后,每年的10月1日为我国国庆日。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