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中的师道精神出发,介绍教师节古诗词的赏析,旨在唤起读者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和荣誉感,进一步提升教育行业的社会地位。本文由江湖运势网https://www.j5zw.com整理。
一、古代悼念师恩的诗歌
1、《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古代名言中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表达了师者以“仁爱”为己任,使之死而后已,其教诲之远,不亦远乎?
2、《临江仙·送钱穆父》:“君子忧道不忧贫,我爱吾师如我爱吾父。”这句众所周知的古诗经常被引用来形容中国人对于师道精神的重视,即便再穷困潦倒,也要对于师长有所敬畏、感激。
3、《悼亡十三员外》:“教书传道,惟师是重臣。”这句古诗从另一个侧面,突出了传授知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工作者。它们或是老师,或是父母,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恩师,对于他们的悼念和回报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
二、教师的职业精神
1、《行路难·大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杨炯的《行路难》之大句,表现了中国人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保护、引导和教化。
2、《世说新语·容止之节》:“问曰:‘何以报君子?’子路不答,复问,子路顾曰,‘以其子之子妻之’。”孔子的弟子子路直言以自己的儿子的儿媳来回报君子,表现了教师的“种植树下,乘凉于树”的情怀。教书育人,教学育人,不仅仅是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对于学生的人格、情感、人文、精神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塑造。
3、《竹枝词·山中杂诗》:“师说不为名,弟子亦无声。”这句古诗反映了教育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其具有的淡泊名利、踏实肯干的职业品质,让人们感觉到他们的心在高处、耳在草鞋里,从而得到了世人的敬爱和推崇。
三、教师的教诲艺术
1、《浪淘沙·北戴河》:“胜因书禀古,谈笑有间。读罢徐行,随山转石,又复还。”这句古诗直观地表现了教育者的风采之美,倡导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仲秋的凉爽、观海的壮美。教师不仅仅是传统里最伟大的职业,更重要的,他们还是教诲艺术家,他们能够巧妙地运用文字、言语、表情、肢体动作等工具,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代大诗人杜甫这句诗描绘的是北国沉郁的关山悠然向晚的辉煌,通过对风景的描绘,生发出了阔远壮美、激励人心的气势,让人文寓意愈显明白,思想感染更为深厚。
3、《临江仙·送钱穆父》:“神通一脉通天下,功德全归伏波军。”这句古诗把学问比喻为流泽广博的江河,把老师比喻为一个承载着知识、拥有神通的人,表现了老师教授知识、培养人格的艺术境界。
四、教育行业的未来
1、推广“博雅教育”。高等学校的“博雅教育”是强调人文素养、全面发展、学术对话的教育理念。秉承“体验、思考、实践”等多方面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做学问、做事情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之外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2、新时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是指我国对于离不开教育的人提供的国民教育初级阶段。实施具有全民教育的公共性、义务性、普及性和公平性,面向全体儿童青少年,涉及初中阶段的各个学段,各学科发挥优势,因材施教的改革,以提高人民素质和适应经济文化需求为目标。
3、促进教育产业化。形式化的教育是当前教育行业面向未来发展之道,除了教育本身,教育技术、教育资讯、教育出版等领域也在逐步融入到教育中。教育将成为知识产业、文化产业和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企业将投资医疗教育、在线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传统教育资源优化等领域,推进教育产业化的发展。
五、总结
本文充分阐述了教师节古诗词的赏析:传统文化中的师道精神,分别从悼念师恩的诗歌、教师的职业精神、教师的教诲艺术和教育行业的未来等方面展开讲述。教师是一群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用心教育乡村孩子,培育未来国家的人才,本着忠于使命、情系山河的课标,演绎《大芒》里学区宣传片中的“微笑着携手同行”,为教育事业而拼搏卓越的精神风貌。教师节只是表面的尊重和感激,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中对他们默默奉献的点滴所表达的那份谢意和爱戴。
本文由江湖运势网https://www.j5zw.com整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