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门立雪是指为了向恩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不惜亲手在师门前站立两个时辰,以示敬意和谦逊。
2. 程门立雪的故事发生在南朝梁代,当时的文学家范仲淹担任过官,但因为接受贿赂而被发配到当时的苏州地区。
在那里范仲淹结识了当地的牛儒,师父对他传道授业,使他受益匪浅,范仲淹为了表达感激的心情,就在一个雪天站在师门前站立了两个时辰。
3. 程门立雪不仅是一种向师长表达感激心情的方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发扬这种精神,更多地向他人学习、感恩、尊重,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程门立雪的含义
程门立雪是指为了向高人请教,门前长时间站立在雪地里等待的行为。
这个词其实是取自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鹃声杜鹃,花落知多少?门前迟行迹,车马识途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程门立雪,只为众人抱清风。
”可以看出程门立雪是为了向高人请教的行为,表示人们要努力向高人学习,虚心学习知识,不怕牺牲时间和精力,才能够更好地进步。
程门立雪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翻译:
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程门立雪的古文解释
原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2)文,稍长,潜心(9)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3)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3)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4),时与游酢侍立(5)不去(6),颐既觉(7),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注释
1.选自《宋史·杨时传》。2.属(zhǔ):撰写。3.见:拜见。4.瞑坐:打瞌睡。5.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6。去:离开。7.颐既觉:程颐已经睡醒。盖:大概。8.看见 9.用心专而深
译文
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就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那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杨时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士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