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资料 蒙古族的地理位置

江湖网 1.2K 0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边境线总长8219公里,其中中蒙边境线长4676.8公里,蒙俄边境线长3543公里。

蒙古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19大的国家,也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人口约30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

蒙古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为4653米(乃拉姆达勒峰),最低点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为1580米。

扩展资料:

蒙古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蒙古国地质结构复杂,山脉多系火山岩构成,土层较厚,基岩裸露,土壤种类以栗钙土和盐咸土为主,北部有冻土层,从北至南大体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带。

2、气候特征

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长,常有大风雪;夏季短,昼夜温差大;春、秋两季短促。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为大陆高气压笼罩,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为亚洲季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3、水文分布

蒙古国境内有河流3800条,总长度达6.7万公里,有3500个湖泊,7000多处泉眼。主要河流有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克鲁伦河和科布多河等50多条河流,大部分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湖泊大多分布在西北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

蒙古人有多少分支部落

蒙古族可以分为几3个部落. 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许多部,后来,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称为漠南蒙古,即科尔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即喀尔喀部,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即为厄鲁特蒙古。 经过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蒙古族人民拥有了自己的语言与文字,拥有了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如今,中国境内共分布着五百多万可爱的蒙古族人民,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起,为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做贡献,并传播着富有魅力的蒙古族文化。 扩展资料: 蒙古族形成以前,地处北亚的蒙古高原、大漠南北地区先后出现过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室韦一鞑靼等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的活动对蒙古族的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蒙古族的族源问题,是多年来学术界争论、探讨的重大题目,如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历史上的东胡-鲜卑-室韦一系。 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历史上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西拉木伦河、大凌河、老哈河等诸河流域的大小部落的总称。由于他们“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史记·匈奴列传》),公元前209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各部受匈奴人统治达3个世纪之久。

蒙古族起源于哪个朝代

蒙古人是成吉思汗才有的,蒙古人有多少鲜卑和匈奴的基因。

蒙古人的祖先是东胡人,与匈奴人的族属不同,但与鲜卑、乌桓、女真、契丹等族有共同始祖。


北匈奴离开中国后,一路混同到欧亚草原各族,欧洲的匈人是否即为北匈奴人,至今仍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北匈奴人或匈人,都不是匈牙利人(马扎儿人)。欧洲的匈人,依史料的叙述,长像当为黄种人,只是外貌像是何族,无任何资料可以说明。


南匈奴人经历了南北朝以后,确实已经与汉人相混,但在魏晋以来,匈奴人早就与鲜卑人混同,如:宇文鲜卑其统治阶层原先就是匈奴人,后于三国时代完全鲜卑化(宇文氏属于留居塞外的匈奴,在匈奴衰败后便加入鲜卑部落联盟,成为其中一部,因此便自号鲜卑);铁弗匈奴更是匈奴、鲜卑混血所产生的新民族。以后在北魏孝文帝汉化后,北方各族逐渐融入汉族(比如破六韩氏,改姓为韩氏,其族姓便完全改以汉姓),其他生活方面的习惯也彼此互相涵化,此后北方各族便逐渐混同,而都被称为汉人。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