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是1945年8月15日。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第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9月2日,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
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因为依据当时中国落后的重工业水平和国际地位,提前公开宣战,只能面对国际武器禁运,无法弥补战争损失。如果这样,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
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日,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抗战胜利纪念日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是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
抗战胜利的意义
抗战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战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战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抗战的实践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党是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领导核心。
第三,抗战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1945年几月几日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是1945年9月2日。东京时间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同盟国联合受降典礼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隆重举行。日本政府全权代表和大本营全权代表分别在投降书上签字,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和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全权代表,以及中国代表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将军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接受日本投降,投降书即刻宣告生效。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几月几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9月3日,这一天是为了庆祝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的胜利而设立的。纪念日的设立旨在铭记那段历史,向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致敬,同时也提醒后代人珍惜和平、坚决抵制战争。这一纪念日不仅是对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回顾,更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反思战争的恐怖和无谓,倡导和平与友谊。让我们共同铭记抗战胜利的意义,传承和平的精神,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