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允祥)最亲。雍正在还是阿哥的时候因为她母亲只篇疼十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大将军王,就一直有太后抚养,太后死后康熙皇帝亲自教养,但却因雍正皇帝本身性格就很冷的关系,也并为给予更多的关注。
而十三阿哥胤祥因幼年丧母有德妃(雍正母亲)抚养,故此比起其他阿哥关系要好得多。
在皇子们都相继成年后,雍正对胤祥的关心越发超过了十四阿哥,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过到底是因为什么让胤祥如此死心塌地的效忠于雍正的原因,但是有一点可以证实,凡是在支持雍正立位的他的兄弟中,怡亲王与十七阿哥的结局最好。
雍正和谁是亲兄弟
什么叫亲兄弟?同父同母是亲兄弟、同父异母是亲兄弟、同母异父也是亲兄弟!抛开中国古代的那些所谓宗法、礼制,单就现代而言,父亲离异再婚后与后妈所生的儿子以及母亲离异再婚后与继父所生的儿子,仍然被视为自己的亲兄弟,这个论点想必没有谁会反对吧?即便是父亲或母亲出轨,与其他人所生的儿子,同样是自己的亲兄弟,这一论点想必也没有谁会反对吧?
在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子虽然只能娶一位妻,却可以纳若干妾,随之而来的便是众多同父异母子女的出现。在父系社会里,只要是同一个父亲所生的儿子,都是亲兄弟。父亲兄弟的儿子才被称为叔伯兄弟,而更往上共曾祖父者、共高祖父者等等则称为堂兄弟。当然,有时候叔伯兄弟也有被称为堂兄弟的,这并不绝对。但是,这一切都是在父系的大框架之下,共外祖父者是不能被称为堂兄弟的,而是被称为表兄弟。在中国古代,堂兄弟即便出了五服,理论上依然是一家人。而表兄弟因为不是同一父系,一表三千里,虽然血缘同等、甚至更近,却不能被视为一家人。就以提问者所说的雍正帝为例,他父亲康熙帝的其他所有儿子都是他的亲兄弟,一母同胞的恂勤郡王允禵是、同父异母的怡贤亲王胤祥也是!而他二大爷福全的儿子保泰、保绶等人与雍正帝的关系则是叔伯兄弟。至于雍正元年被雍正帝用来顶替允禵的延信则是康熙帝亲大爷肃武亲王豪格的亲孙子,和雍正帝是堂兄弟。再挑个远的,清景祖觉昌安的孙子祜尔哈齐,他和清太祖是叔伯兄弟、清太祖叔叔塔察篇古的儿子,他的曾孙瓦尔玛和雍正帝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疏远了,可瓦尔玛依然和雍正帝的父亲康熙帝是堂兄弟。无论血缘多疏远,理论上这些人仍然属于一家人,属于爱新觉罗家族。
同样以雍正帝为例,遏必隆的孙子阿尔松阿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亲妹妹。换言之,阿尔松阿是雍正帝的姨表兄弟。虽然血缘亲疏和叔伯兄弟一样,但二者却是天壤之别。保泰、保绶是一家人,可以袭裕亲王,但阿尔松阿却只能袭二等公!这就是区别。后来雍正帝处置允禩、允禟时颇费了一番周折,还是以密杀的方法将关押中的二人处决。但是,对于阿尔松阿,雍正帝就没那么费事了,直接杀了完事!这也是区别。不过话说回来,最是无情帝王家。面对皇位的诱惑,亲兄弟又如何呢?允禵和雍正帝一母同胞,结果还不是让雍正帝幽禁了将近十年,算上守陵的四年,那就是整整十三年!反倒是同父异母的胤祥因为坚定地站在了雍正帝一边获得了清王朝独一无二的殊荣——一顶铁帽子,还买一送一送了一个宁郡王爵位!而且连帝讳都不用避。您说是同父同母亲还是同父异母亲呢?不知道……如果雍正帝一母同胞的另一个弟弟允祚没有早殇,还不知道结局如何呢。
除此之外,在程朱祸害华夏之前,女子再嫁、私通是非常常见的、也是被允许的。因此,同母异父的亲兄弟、亲兄妹也是大量存在的。著名的汉武帝刘彻就曾经封自己同母异父的亲姐姐金俗为修成君。秦昭襄王视宣太后同母异父的亲弟弟穰侯魏冉为亲娘舅也是事实,魏冉的地位甚至高于宣太后另一位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华阳君!最后明确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谁和雍正帝是亲兄弟?康熙帝所有死了的、活着的儿子都是!没有疑问。但是,和雍正帝一母同胞的只有恂勤郡王允禵和康熙帝皇六子允祚。
雍正的亲兄弟有几个
雍正帝的父亲康熙帝有35个儿子,除去雍正自己,也就是说雍正帝有三十四个兄弟,其中有十一个早逝未序齿,序齿的有二十三个。
雍正的同母兄弟有几个
一个,是爱新觉罗胤题
皇十四子胤禵,本名是胤祯,雍正同母的亲兄弟,但他党同允禩,而且又有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党篡改为“胤禛”!所以雍正上台以后,再将胤禵父子禁锢在景山寿皇殿,一直到乾隆继位后,才被放出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