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平均降雨近60年同期最多 长江流域年降雨量

江湖网 1.2K 0

长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1067mm,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十分典型,年降水量和暴雨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江源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干旱带;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在800~1600mm,属湿润带。年降水量大于1600m的特别湿润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和东部边缘、江西和湖南、湖北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的半湿润带,主要位于川西高原、青海、甘肃部分地区及汉江中游北部。年降水量达2000mm以上的多雨区都分布在山区,范围较小,其中四川荣经的金山站年降水量达2590mm,为全流域之冠。

区名组成:金沙江 岷沱江 嘉陵江 乌江 上游干流区间 长江上游 洞庭湖 汉江 鄱阳湖 中游干流区间 长江中游 太湖 下游干流区间 长江下游 全流域

降水(%) 18.0 9.3 7.9 5.2 6.1 46.5 19.2 7.0 13.4 6.3 45.9 2.1 5.5 7.6 100.0

面积(%) 26.0 9.1 8.8 4.8 6.7 55.4 14.5 8.6 9.0 5.3 37.4 2.1 5.1 7.2 100.0

【年雷暴日数】雷暴的单位是天,不管是打一声雷或打一天雷,都记一个雷暴日。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的分布特点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雷暴最多的地区在流域西部、金沙江丽江至元谋区间及雅砻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为70~90天,其中,四川的盐源站达90.6天,是全流域雷暴最多的地区,赣江上游、南岭山地为70~80天。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最少的地区是秦岭南部陕西汉中地区及南阳盆地,雷暴日数不足30天。

云南、贵州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年各月均可出现雷暴,其他地区有8~10个月可出现雷暴,但流域各地雷暴主要发生在七八两个月,七八月雷暴日数可占全年的50%~60%。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长江水量变化规律

长江水量的变化规律主要受到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长江水量的变化可以分为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两种。

季节性变化:长江水量在不同季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春季和夏季是长江水量最丰富的时期,而秋季和冬季则是水量最少的时期。这是由于春季和夏季是长江流域降水量最多的季节,而秋季和冬季则相反。

年际变化:长江水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长江流域的降水量、蒸发量等水文要素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长江水量的大小。人类活动如水库建设、河道改道、水土保持等也会对长江水量产生影响。

总体来说,长江水量变化规律是季节性变化明显,年际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

2021年长江中下游雨水分布

今年1-3月长江流域累计降雨较多年同期偏少,其中长江上游偏少2成,长江中下游偏少2成多。据气象预测,今年主汛期6-8月,长江流域降水总体偏少,流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显著,旱涝并存,应警惕流域内可能发生的局部严重洪涝和干旱灾害。

长江中游雨水怎么样

当前长江中游雨水比较充沛。
由于今年梅雨期间长江中游出现大幅度降雨,山区汛期降雨偏多,地区平均雨量达到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加上长江干支流雨水补给较多,因此长江中游雨水比较充沛。
据气象部门预测,后期随着梅雨期结束,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高温少雨的气候状态,加上长江下游地区产业和城市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如何保障长江中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将成为一个长期而且紧迫的问题。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