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元节″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道教\"三元说″。指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地官节、孟兰盆节)、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水官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是天、地、人三官。在这里元是指农历十五的意思。
上元红节又叫什么节
上元红节又被称为元宵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所以正月十五日被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它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活动。
元宵节的习俗
一、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高跷一般都是木质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在腿上。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
二、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者其他集会盛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子的形式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三、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源于汉明帝时期。永平年间,汉明帝大力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中“燃灯供佛”。后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就又宫廷中流传到民间,每逢元宵节,无论士族还是平民,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大街小巷都会灯火辉煌。
?
四、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在古代,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也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他们都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浓浓的东方气象。
?
五、扭秧歌
在元宵节里,质朴的北方人喜欢用扭秧歌的形式来表示庆贺。秧歌的风格各地也不尽相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等等。其中东北秧歌流传范围最广,艺术水平最高。
?
六、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元宵节里张灯结彩,猜灯谜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
七月十五上元节和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什么节
命称作鬼节。七月十五上元节,是女儿对娘家死去的长辈燒纸,表示记念娘家的养育之恩。而十月初一,是给家里去世的先人烧纸,叫送寒衣,这是要由自己的家人去烧纸,不能是女儿去烧纸的。寒衣节要烧纸做的衣服,还要烧纸钱,以便先人在地下不受寒冷,有钱花。这些都是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方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