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输入eym 即见【旃】字。这是个GBK字符集汉字,电脑都能显示出来的。\r 查《打字、识字两用手册·通用规范汉字多元码及第6版页码》,知10画【旃】字为4628号给级通用规范汉字。多元码eym 。详见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634页的解释。\r 【旃】 1 zhān 同“毡”。\r 【旃】 2 zhān [助] “之焉”的合音:勉~!\r 【旃檀】[名] 古书上指檀香。也作栴檀。\r 同音字为:占;沾;毡;栴;粘;詹;谵;饘;邅;瞻;鸇;鳣。
旃同音字
沾
沾水、沾亲、沾有、沾润、沾包、沾凝、沾满、沾着、沾濡、沾襟、沾油、沾上、沾恩、沾溉、沾沾、沾渥、沾粘、沾浥、沾手、沾光、沾染、沾浃、沾惹、沾化、沾被、沾边、沾污、沾湿、沾衣、沾黏、沾了
沾花惹草、沾沾自喜、沾沾自衒、沾风惹草、沾沾自满、沾泥带水、沾亲带故、沾亲带友、沐露沾霜、泣下沾襟、脚不沾地、惹草沾花、禅絮沾泥、
请问《旃》这个字读什么
旃拼音:zhān ㄓㄢ部首:方笔画:10笔顺编号:4153313541郑码:SYQS,U:65C3,GBK:ECB9(1)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
(2)同“毡”。
(3)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详细解释旃zhān(1)(形声,本义:赤色的曲柄旗)(2)同本义 [red flag]旃,旗曲柄也。
周礼曰:“通帛为旃。
――《说文》通帛为旃。
通以赤色为之。
――《释名·释兵》置旃以为辕门。
――《谷梁传·昭公八年》
(3)亦泛指旌旗收功单于旃。
――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
(4)又如:旃帛(红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帜);旃戎(军旅)(5)毛织品。
通“毡” [felt]不知其可以为旃也。
――《淮南子·齐俗》被旃裘。
――《史记·匈奴传》旃毛并咽之。
――《汉书·李广苏建传》《资治通鉴》
(6)又如:旃席(毡帐);旃衣(以毛毡等制成的衣服);旃车(毡篷车);旃席(毡席;毛毡)
旃zhān(1)之、焉二字的合读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诗·魏风·陟岵》。
马瑞辰通释:“之、旃一声之转,又为‘之焉’之合声,故旃训‘之’,又训‘焉’。”
黄发在廷,余感忘古人求旧之义。
勉旃!
夙夜服此训辞。
――明 钱谦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2)又如:勉旃(希望你奋发有为)
旃裘zhānqiú[fur coat] 即“毡裘”。毛制的衣服旃裘筋角。
――《史记·货殖列传》旃檀zhāntán[sandal(wood)] 古书上指檀香
旃是哪个民族
鲜卑族。
源于鲜卑族,出自代北地区鲜卑族乙旃部落,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沈阳、云南通海及邱北、山西吕梁地区均有分布。蒙古族、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云:“乙旃氏之后改为‘旃’。”而“乙旃”出自鲜卑、高东二族。明代有旃英,贡生,任教谕;清代有旃兆鹏,任两淮盐大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