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代人们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称做重阳。重阳节人们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相传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随方士费长房学习道术。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这一天将有大灾大难降临在你们家。你现在马上回家,只有让全家每人都在胳膊上系一个绛紫色的袋子,袋子里装上茱萸,然后全家外出登高,喝菊花酒,才能躲开这一场大的灾难。桓景听从了师傅的话,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全家外出登高饮酒。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家中的鸡、狗、牛、羊全都死了。费长房说是这些动物代桓景全家受祸了。从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古代爬山称什么
古代爬山指登高,登高望远,古人常说重阳登高,登高望远欣赏风景。登高出于汉代,当时人们在长安附近的九九重阳这天去城外的一个小高台,在那可以欣赏长安的所有秋天风景,后来为了方便,便将去小高台称为登高,当然,人们登高并非全然欣赏美景,而是为了祈福避灾。
在古代非常封建迷信,爬山是指知名的山,比如泰山,说爬会显得泰山略低,对于说爬是不吉利的,不详的,所以用登字显示泰山独尊地位。
现代人对于爬山一般指是看日出,看风景,爬山有不能登顶一说,大意是给自己留后路。
重阳节为什么要晚上爬山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前一天。朝八晚九,就是九月初八晚上上山,九月早上九点下山。也有说法是应该在九月初八晚上12点。
还有一种说法是按传统,重阳节当天,登高望远。但是很多人怕重阳当天太多人,所以提前一天,渐渐的有提前一天的说法,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被误导以为是重阳前一天。具体看个地方的习俗就行。
茱萸是指身体的哪里
茱萸是比喻男人身体强壮。
茱萸本来是一种植物,但是在九月九重阳节这天,很多人都会上山采摘茱萸。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