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对同性恋群体的社会接受度不高,受相关因素限制,目前并没有公开的、全面的、科学的同性恋比例数据。因此,无法确定中国男女同性恋的比例。
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同性恋群体发展报告(2019)》,中国大城市里的同性恋人口估计为500万,占全国的0.8%。另外,一些研究指出,同性恋比例在不同地区和年龄段可能存在差异,但这些研究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性取向是个人自我意识和体验的范畴,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可能因为社会压力或自我意识而不愿意或不敢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因此,实际的同性恋人口数量可能大于统计数字反映的人数。
中国男女比例是多少
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在7月15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形势不容乐观
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102-107
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2个-107个。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117:100
然而,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约为107:100;深圳市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0.8∶100;北京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别比例高达128∶100;重庆现在的男女比例为140∶100,海南、广东等省出生的性别比例竟然高达130:100以上。
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
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比别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别达159.4。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
即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由此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形势严峻,男孩多女孩少的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全国男女大学生比例
大学里的男女比例一般为49:51。
全国大学生女生占比为51.35%,首次超越男生;2013年女生占比为51.74%;2018年则达到最高峰值,女生占比为57.74%,女生比例逐渐上涨。从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发布的高校男女比例排行榜也可了解到,719所高校中有367所高校女生比例超越男生,占据半数之多,女生整体比例超越男生。
中国各年龄段男女比例
我国性别比最为失衡的年龄分别为10-14岁、15-19岁,这两个年龄阶段,性别比分别为119.10、118.39。
而目前刚刚步入适婚年龄的20-24岁,性别比达到了114.61,和25-29岁年龄段性别比106.65相比,出现明显上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