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特”属于网络黑色幽默词汇,最初起源于德国,源于“Killerspiel”,即杀人游戏。后被网友在网上讽刺为“杀掉所有的马”。
在中国网络上,“杀马特”被用作对一些突发事件、不可解问题或恶意事件的调侃和评论,表达出对事件的不满和愤慨。如“杀马特,昨晚一直听到有人大喊‘Pink 穿越我’!”等。需要注意的是,“杀马特”含有一定的黑色幽默和讽刺意味,不适合在正式场合使用,更不应当用于涉及敏感话题的讨论。
杀马特是什么意思啊
杀马特源自英文单词(Smart) 聪明的音译,却代表着完全相反的意思,通俗地被与“脑残”划上等号。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另类甚至是怪诞的青年形象,他们染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头发,吹着各种突破重力学规律的“刺猬头”,描眼线化浓妆,挂铁链穿体环,满身山寨奢侈品LOGO,奇装异服,令人咋舌,模仿视觉系家族造型可却模仿的很失败,这群另类青年正不停不断挑战大家的审美神经,他们被称为“傻模特”。
杀马特(smart)纯粹属于模仿VR,与非主流一样。“视觉系”在日本已经流行了很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视觉系文化开始流行到了中国,受到了中国大部分青少年的追捧和模仿,并在网络上形成一个网络家族,称作中国网络“视觉系家族”。杀马特与血魔妖一样只是视觉系家族里面的一个支分队,模仿日本视觉系的头发服装等等,所谓的外国视觉系无关。从而确立一个中国式网络视觉系家族。
杀马特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杀马特一词源于英文单词smart,可以译为时尚的;聪明的,在中国发展于2005年,是结合日本视觉系和欧美摇滚的结合体,喜欢并盲目模仿日本视觉系摇滚乐队的衣服、头发等等,却代表着完全相反的意思,通俗地被与“脑残”划上等号。 杀马特不论男女,大部分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画着很浓的妆,穿一些很个性的服装,戴着稀奇古怪的首饰。
他们喜欢自拍,在网吧的摄像头前做些奇怪的动作,自称是“一个集潮流、视觉、非主流为一系的群体”。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另类甚至是怪诞的青年形象,这群另类青年正不停不断挑战大家的审美神经,他们被称为“杀马特家族”。
非主流跟杀马特的区别
回答如下:非主流和杀马特都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它们存在一定的区别:
1. 风格不同:非主流文化追求的是独特、清新、自然的感觉,注重个性化和反传统。而杀马特文化则更加偏向于暴力、血腥、恶心、极端等元素。
2. 社交圈不同:非主流文化主要集中在校园、网络、音乐、时尚等领域,其社交圈相对较小,更多是在小圈子内流传。而杀马特文化则更多地表现在一些极端的行为中,其社交圈相对较广,更多地是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
3. 精神内涵不同:非主流文化注重自由、个性、创意,是一种新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其精神内涵更加积极向上。而杀马特文化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病态的、扭曲的、极端的审美和世界观,其精神内涵不太健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