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是什么意思-守岁习俗起源及传承:新年除夕夜守岁的由来

江湖网 1.2K 0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守岁习俗则是其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守岁习俗,将其作为庆祝新年的重要活动之一。那么,新年除夕夜守岁的由来又是什么呢?

一、农历历史和春节的来龙去脉

中国农历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据史籍记载,早在夏朝时期,就有了关于农历的记录。传统的农历历法是依据月亮运转的周期,以及太阳的周期,计算得出的。根据中国的传统历法,每年都有24个节气,其中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农历的大月的30和小月的29之间,加上一个月即为闰月,农历的交替和闰月的加入,意味着春节的到来时间每年都有可能改变。

二、守岁习俗的起源

守岁一词最初出现在《礼记·礼运》中,意为“过夜之礼”。它是中国古代与春节密切相关的一种传统习俗,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便出现了守岁习俗。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商代人就在岁末年初寄养祖先,守夜祭祀,以求一年平安顺利。此后,守岁习俗在中国不断演变和充实,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三、守岁习俗的传统形式

守岁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人们有的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看春晚,全家团聚,有的在庭院里燃放焰火照耀夜空,还有的在家门口、临街铺设烟花爆竹,以此祈求平安吉祥。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贴年画、挂灯笼,听乐器演奏等热闹的活动。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守岁习俗还有备齐糖果、果品、糕点,以及许愿等传统形式。

四、守岁习俗的传承

守岁习俗的传承是中国春节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尽管一些人的工作忙碌,但是守岁这个习俗始终流传着,许多家庭和年轻人都在坚持着这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守岁习俗也开始崭露头角,国家电视台每年举办的春节晚会、网络互动的“晚会”等都成为了新时代下的守岁习俗。

综上所述,守岁习俗起源于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它积淀了全民族千百年的文化精华,目的是为了庆祝新年,祈求平安吉祥。在今天,守岁习俗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除夕夜,人们沿用着这个习俗。它不仅是中国春节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国人永存的文化基因。

本文由江湖运势网https://www.j5zw.com/整理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