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砚台的种类
1、砚台的种类较多,从其质地可分为玉砚、陶砚、瓷砚、石砚、铜砚、铁砚、银砚、漆砚、瓦砚等,其中石砚根据其石质的分类,种类达43种之多,“四大名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的端砚,河南、山西的澄泥砚,江西婺源(古时由安徽歙州治)的歙(shè)砚,甘肃洮河的洮河砚。
2、砚台的种类,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3、除石砚外,我国也生产过一些其他原料制造的墨砚,汉代有很多,例如陶砚、玉砚等,晋代也有,例如木砚、瓷砚等,唐代有泥砚,宋代也有,例如石泥砚和砖砚,明代也有,例如纸砚,现在有橡皮砚。
4、经过比较长的时间,砚台也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文具了,成为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物品,成为文人墨客的收藏物品。
二、砚台的用法
1、、首先在使用砚台之前就需要对砚台进行存水,不管什么材质的的砚台都是需要对砚台进行储水处理的,因为砚台也是一种需要水滋养的一种工具。
2、然后就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对砚台的表面进行清洗。同时在清洗的时候也是有方法的,不可以图方便用水清洗,这需要对砚台里面的水倒掉后再用清水清洗。
3、新墨轻磨:新墨棱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损伤砚面,使用时轻轻磨就可以了。若不小心黏住,把它松脱后再取出来。 这时候就可以放上新磨进行研磨,在研磨的时候好轻轻研磨,这样的话就不会伤害砚台的表面啦,而且研磨的时候需要轻轻研磨就可以了。
端砚品种排名
1.端砚。端砚是起源于唐代初期,主要产自广东肇庆的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凭借致密坚实的石质、幼嫩细腻的纹理、独特丰富的花纹和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而深受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
2.歙砚。歙砚又被称为龙尾砚,是主要出产于中国东部古歙州地区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于唐代开元年间开始制作,凭借美丽的纹理和坚韧的石质而闻名于世,并具有不伤毫、发墨如油、贮水不耗的特点。
3.绛州澄泥砚。澄泥砚是与端砚、洮砚和歙砚并称的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起源于汉代,于明代技艺达到炉火纯青底部的传统手工艺术珍品,从中唐时期开始,凭精细巧妙的雕琢技艺而被列为贡品。
4.洮砚。洮砚因产自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而得名的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有着1300多年历史,凭坚硬细腻的的质地、碧绿的石色、不损毫、发墨快的特点自古以来就成为文人墨客的瑰宝、宫廷内外的珍品。
5.鲁砚。鲁砚是利用产自山东的砚石经过琢砚工艺制成的砚台,素来有着齐笔鲁砚美誉,而雕琢鲁砚的砚材可分为红丝石、徐公石、田横石、尼山石、金星石等,其中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并在唐宋时期就被受文学家的青睐与喜爱。
6.苴却砚。这个以四川攀枝花市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悬崖峭壁之中石材为砚台主材,经过精细雕刻而制成的砚台,因石材富有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绚丽丰富的石晶,致密细腻的石质而有着中国彩砚的美誉。
7.贺兰砚。贺兰砚是利用产自于宁夏蓝宝的贺兰石为主材hi制作而成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因贺兰石有着细腻质地、均匀结构的特点,在雕刻而成的贺兰砚还具有存墨、护毫、耐用的特点,深受书法家和画家的喜爱。
8.思州石砚。思州石砚是以产自岑巩县思阳镇的砚材进行精巧雕刻而成的中国八大石砚之一,最早起源于汉代前期,是有着两千多年制造历史的砚台,利用高超传统技艺打造的砚台具有精细奇巧却复杂严谨的结构造型。
9.松花御砚。松花御砚是因曾是清朝皇帝御用物品而得名,以松花江中段部分的松花石为砚台主料,最早发源于明朝中期,到了清朝时期凭借特殊的发展历史而受到清朝皇帝的专宠,目前在故宫两院存在有八十方皇宫御砚。
10.易水砚。易水砚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唐代的中国著名名砚之一,利用易水河畔的紫灰色水成岩制成的烟台具有鲜明色泽和细腻的石质,经过精湛的刀法进行雕刻后整体显得更为精美古朴,在中国砚文化艺术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砚台的鉴别
一、首先看砚台的材质石色,不同石材作成的砚台石色纹理各异,价值也相差甚远。二、看砚台的品种,端砚常见的有鱼脑冻、荡青花、水纹、金钱线和石眼等品种,重量偏轻,纹理清晰,这与砚石的形成结构有关;三、看雕工,一方砚台的做工如何,基本上决定了一方砚台的收藏价值。有收藏价值的砚台,一定是材质上乘,做工考究,外观精美,让人爱不释手。反之,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算是珍品。
端砚石眼的端砚石眼的分类
石眼不看尺寸,看形状,以及眼中是否有睛,即瞳孔,有则为活眼没有则为死眼,外圆和内圆不圆则为病眼,另外不同的坑口,眼的价值也不同,眼多见于梅花坑,少见于坑仔岩,稀见于老坑,也就是老坑带眼是极其珍贵的。因为梅花坑依然再开采,所以理论上石眼的尺寸没有一个标准说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