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为苦茶,甜茶,回味茶。
简介
1、三道茶是云南白族的民间茶俗。起源于公元8世纪南诏时期,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居住地区。白族人家,不论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等喜庆日子,还是在亲朋好友登门造访之际,主人都会以“一哭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宾客。
2、白族三道茶:苦茶。第一道由大米铺在瓷器底部茶放置于大米之上,在火上烘烤,茶烤熟后浇入水,因此茶可叫雷响茶。第一道茶有米香,有点类似大麦茶的味道。第二道茶:甜茶。由白族特色的乳扇、姜、核桃、红糖煮成。甜茶是用来吃的茶。因为其中加入了生姜,所以甜中带辣。
3、第三道茶: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换成适量蜂蜜,炒米花,花椒,核桃仁。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种味道俱全,让人回味。
白族三道茶亦为白族人自己悟到的人生道理:一苦二甜三回味。亦为白族人接待远方客人最具特色的茶。
三道茶是云南的非文化遗产吗
「三道茶」是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道茶是云南地区特有的一种饮茶方式,也是一种茶文化表达方式。它包括清明节祭祀、茶叶的制作和享用等环节,体现了云南人民对茶的崇敬和热爱。三道茶传承了云南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和民族习俗,讲究礼仪和谢酬,并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节日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道茶不仅代表了云南特有的茶文化,还反映了当地社会、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特点和变迁。这一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云南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传统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一苦二甜三回味”的 “三道茶”是哪个民族的风俗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于茶文化范畴之内。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白族三道茶茶艺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白族三道
第一道“苦茶”在火盆上支三脚架,用铜壶煨开水,将小土陶罐底部
预热,待发白时投下茶叶,抖动陶罐使茶叶均匀受热,待茶叶烤至焦黄发香时,冲入少量幵水,罐中发出噼啪声。稍后再冲进开水,煮沸一会儿即斟到预备好的牛眼盅内,至半盅,按辈分先后,长者第一,依次一一敬献。按主不喝、客不饮的规矩,主人双手举杯齐眉道声“请”,并先一口饮尽后,客人方可品茗,道谢意。头道茶经烘烤冲泡,汤色如琥珀、香气浓郁,但入口很苦,
寓意要想立业,必先学做人。
第二道“甜茶”在烤的基础上,加上切细的乳扇(白族特制的一种奶
制品)、核桃仁、芝麻、红糖等配料调和后斟入小碗或大茶杯内,八分为宜,二
道茶香甜可口,浓淡适中,寓意人生在世历尽沧桑,苦尽甜来。
第三道“回味茶”就是在茶杯中先放入花椒数粒、生姜几片、肉桂、蜂蜜和红糖少许,然后用沸水冲至半杯为宜。客人接过茶时旋转晃动,使茶水与佐料均勻混合,趁热品茶。第三道茶其味甘甜中透出肉桂、花椒的清芬与香郁,寓意着人生苦短、岁月漫长、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回味无穷。
评论列表